A08: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外滩落下“一滴水”
老码头泊上新邮轮
金志刚
■“一滴水”原址
■“一滴水”——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 徐正魁 摄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邮轮经济是其中重要一环;新世纪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对黄浦江两岸开发提出“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规划建设要求——两项世纪工程,在黄浦江北外滩汇聚出美丽的“一滴水”:2008年8月5日,享有“一滴水”美誉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正式启用。这是中国首个通过英国劳氏船级社质量认证体系的邮轮母港。

  “一滴水”的原址上,本来是有着160年装卸历史的高阳码头,如今已变成以国际客运为中心的现代建筑群和滨江绿地,形成了新世纪上海市标志性的水上门户。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与东方明珠隔江相望,总投资2.6亿美元,有3个可停靠7万—8万吨级大型邮轮的泊位。包括客运综合楼、观光候船大厅等在内,国际客运中心共有13个项目,其中独具风格的观光候船大厅将架空于绿地上方,离地13米,整个建筑造型呈水滴状,配装全玻璃幕墙,好似一滴水“悬”在黄浦江畔。二楼登船厅是“一滴水”的主体建筑,长82米、宽31米、高28米的大厅仿佛是天上落下的一滴湛蓝色的水,晶莹通透。

  目前,邮轮经济已经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新亮点,全球著名的嘉年华、皇家加勒比、丽星、地中海等顶级邮轮公司纷至沓来寻求合作,拓展中国市场。今年至8月底,上海港邮轮靠泊152艘次,邮轮游客出入境人数为27.6万,同比增加86%。预计2012年全年,邮轮靠泊229艘次,同比增加17%;邮轮游客出入境人数为40万,同比增加92.7%。

  今年7月16日,北外滩滨江绿地(国客中心段)也对市民开放了。总面积达64088平方米的绿地,西接外滩,南与陆家嘴隔江相望,全上海最美的两岸景观尽收眼底,结合沿江建筑,传承历史,中西合璧,辅以丰富的植被群落,仿佛一条依江岸铺陈的“绿玉带”。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家装之窗
   第B14版:家居装潢
   第B15版:地产新闻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0版:E生活/掌上天地
“黄浦老城厢那特有的味道,我熟悉”
北外滩落下“一滴水” 老码头泊上新邮轮
【同题问答】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A08北外滩落下“一滴水”
老码头泊上新邮轮
2012-09-07 2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