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礼有学问
周炳揆
  周炳揆

  逢年过节,经常会给亲朋友好送礼,你一定有过为“送什么好”而费尽心思的时刻。中国有一句话叫“礼轻情意重”,似乎是印证了费尽心思的合理性,送礼者为决定送什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礼物的背后包含的是送礼者的深情厚意等等。

  但是,最近有研究显示,送礼者的心意事实上并不会使受礼者更为看重或者更为欣赏他所收到的礼物,而“情意”只不过是送礼者的一种自我安慰,认为自己和对方拉近了距离而已。专家认为,受礼者最希望收到的是他明确表示想要的礼物,所以,可以有一个定论:在送礼这个问题上,重要的不是情意,而是礼物本身;只有当受礼者不喜欢礼物时,送礼者的情意才是值得一提的。

  通常认为,送礼给身份高、辈份高的人分量要重一些。但是,送礼者经常碰到的情况是,他们花很多钱买的礼物受礼方却不喜欢。这种情况表明,送礼者和受礼者的想法往往很难取得一致。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逢年过节之际,我们往往既是送礼者,同时又会收到别人的礼物,所以,当你在店里选购礼品时,你可以试想自己是受礼者,会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礼物呢?这种换位思考,或许会有助于你选购到更为合适的礼物。

  收到礼物再转送他人,以前被看作是社交上的犯忌,是对原先送礼者的不尊重。最近的调查显示,这种顾虑是多余的,礼物的转送已日益被公众所接受。美国运通公司去年调查了2000个人,结果58%的人认同礼物的转送,而在圣诞、新年时候转送礼物,则有高达79%的人表示支持,同时有四分之一的人说自己在上一个圣诞、新年曾转送过至少一件礼物。美国某网站甚至倡议把每年12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全国礼物转送节”,因为那个时段诸多公司、机构都会举行年会之类的活动,亦正是礼物泛滥之际。

  当然,礼物的转送会导致一些尴尬的情况。某年春节,我送给姑妈一个水果篮,最上面是两只硕大的芒果,其中一只是一半黄、一半带青绿色的,不料过了两天,我伯父的女儿来看我,送我的水果篮似曾相识,再一看明白了——上面也是两只大芒果,只不过是青绿色少了一点而已!我有点忍俊不禁,不过我并不觉得被冒犯了,因为姑妈收到水果蓝,她可以决定如何处置这件礼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特别策划
   第A05版:特别策划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旅游·城市
   第B02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0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4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维也纳之美
助农民圆梦
送礼有学问
新年,你好
儿童文学的魅力
严而见爱
漠河北极小木屋(速写)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送礼有学问 2013-01-01 2 2013年01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