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不少两情相悦的爱情词,其中这首《我侬词》特别有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塑一个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词的作者是元代著名女书画家、诗词家管道升。管道升,字仲姬,浙江德清人。她自幼聪颖,好习书画,又笃信佛法。其书法精绝,尤擅画墨竹梅兰,还精于诗词创作,“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在当时是很出名的才女。因管道升仪容优雅,又才华出众,因此眼界极高,到26岁还未出阁。这年她赴京,认识了元代青年书法家赵孟頫,郎才女貌,两人相互倾慕,终成眷属。
赵孟頫以宋皇室后裔入元朝为官,是宋太祖赵匡胤第11代后人,他生得一表人才,英俊儒雅,元世祖召见他时曾惊呼:“神仙中人!”但赵孟頫在京城为官,心情一直很压抑,与管道升成婚后,更加思念家乡吴兴,管道升为之咏道:“身在燕山近帝居,归心日夜忆东吴。斟美酒,脍新鱼,除却清闲总不如。”夫妻俩向往的是:“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
后来,他们终于借机会出京,回归江南闲居。赵孟頫博学多才,工书法,擅金石,精绘艺,懂鉴赏,他的情趣与管道升互相吸引,两人在窗下推敲诗词,切磋书画,玩赏文物,不亦乐乎。管道升有吟梅花诗:“雪白枝琼嫩,霜中玉蕊寒,前村留不得,移入画中看。”
管道升留下了《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水绣佛图》《长明庵图》《墨竹谱》等传世名作,她笔下的竹枝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其书法笔力清劲,字体修长,秀媚圆润中兼有畅朗劲健之气。
中国书法,从魏晋南北朝至唐朝,已涌现出众多大家,以楷书而言,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一个个都是鼎盛时代的天才人物,至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别开生面,在中国楷书大家中竟夺下一个席位,与欧、颜、柳并称“四大家”,这实属不易。而后人论及管道升的字,认为她的书艺也不在赵孟頫之下,她的《秋深帖》笔力扎实,起笔不拘一格,结构错落有致,每一处
停顿、运势皆有章法,又能化章法于无形之中,达到了书法艺术炉火纯青的境界。管道升还手书《金刚经》数十卷,遍赠名山寺院。当时,元仁宗曾命人将赵孟頫、管道升及其子赵雍的三段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中,管道升是一个异类,她既能上侍公婆,中从夫君,下教子女,还能在沉重的家庭琐事中吟诗赋词,写字绘画,兼从事各种艺术情趣活动,多么不易。
管道升中年色衰,正如她昔日自语,“玉貌一衰难再好”,这时家庭中危机凸现,赵孟頫与妻子的矛盾加深,他性格变得暴躁,对婚姻忠贞不二的观念开始发生动摇。赵孟頫在妻子的风华水色消磨殆尽后,准备纳妾,这时,管道升不是咆哮如雷,也不是死搅蛮缠,而是写了上述这首《我侬词》,词中的“忒”,即“过”的意思。管道升以其异常浓烈的情愫挽留了丈夫的心。此词让赵孟頫深深感动,终于取消纳妾一事。
赵孟頫后来官居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管道升也册封为魏国夫人,故世亦称“管夫人”。后人将其书艺与卫夫人并称“中国书坛二夫人”。她书写的《璇玑图诗》,为后人所称誉,而她一生对感情浓烈的情愫更为后人所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