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成绩”也是隐私
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对该区10所中小学的2900多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调查了小学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以及高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自身权利”应该包括人身权、休息权、受教育权及其他权利四大类。而其中,多数学生的权利诉求集中在人身权上,主要表现为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以及希望成人保护他们的隐私。
调查中,学生们纷纷反映,“学业成绩”仍是大多数学校和家长关心的核心指标。在“学校、老师有没有在班级或全校范围内张榜公布考试成绩或排列名次”一项中,多数学校尤其是小学均已废除了成绩和排名公开,但张榜公布现象在部分学校仍然存在,并给学生带来压力和不良影响。高中阶段,“有时”和“经常”被公布成绩排名的受访者占近20%,而初中阶段则占四分之一。对此,学生呼吁,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不当着全班级同学的面公开成绩、不侮辱成绩差或不爱学习的学生、不当众打击学生自尊心等。
“休息娱乐权”是焦点
中学生更注重自身的民主权利。虽然九成多的中学生“有机会和渠道与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但学生仍希望学校能多听听他们的想法,表达了更多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据调查,在“班干部是否经过全班同学投票选举产生”一项中,表示“全部都是”的初中受访者占了四分之三,但高中受访者不足七成。同时,仍有近15%的初高中学生认为:有机会参与或管理班级重大决定和活动的机会并不多。
此外,休息娱乐权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不过,随着重视程度提高,学校基本都能保证学生的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不能保证的初中学校只有1%,高中学校为3.4%。
报告研究者表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业压力日渐增加,但个别家长和教师的观念有些过时,他们通常认为“主要成绩”上去了,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只要“办法是行之有效”就是对学生负责,却不顾是否合理合法。而社会舆论过度宣扬竞争,也提升了家长们的“忧患意识”,让孩子提前“站在起跑线”上。“这不是维护学生的权利,反而是在损害学生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