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斗笠、独轮车、做火桶、箍盆、床屏
斗笠是过去皖南人家中必备的生活用具,尤其在南屏村,几乎家家都会打斗笠。为了适应山区地形的窄仄,独轮车成了过去山区的日常运输工具。南方山区气候潮湿寒冷,冬天烤火用的火桶应运而生。旧时黟县姑娘出嫁,要有“两桶三盆”做陪嫁,纯手工箍的盆就成了生活的必备用品。
馔:打糖果、夹心豆干、渔亭糕、糯米饼、酿大米酒
饮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七省通衢”之称的渔亭镇,是徽州特色传统食品渔亭糕的产地,每到腊月时节,当地几乎家家都有制作渔亭糕的习俗。利源村过去每到冬天,还流行自家“打糖果”。关麓的夹心豆干,虽是家常食品,但亦远近闻名。
艺:黟县小调、雉山凤舞、舞龙舞狮
黟县小调是流传于黟县的民歌,多为丈夫常年在外或入仕的女子表达心中情感的歌哭词,也叫黟县女人歌。现在除了上世纪的老年妇女依然能唱上几句,这种民歌已经开始被人们遗忘。雉山凤舞过去是卢村的重要曲艺表演,每年元宵节,由大户人家出钱制作一只纸扎凤凰和一只狮子,男舞狮,女舞凤,一人吹箫配乐,村民观看表演,其乐融融。如今,村民已经很多年没有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