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鹃鹃花”
袁晓赫
  袁晓赫

  井冈山的春天,先绿后红。天一转暖,先是松枝杉枝发出了嫩芽,常青树也窜出了新叶,接着山里千千万万竹笋争先恐地叫着喊着,迫不及待从岩石间、土壤里冲出。清明过后,群山刚披上绿妆不久,又套上了红妆,杜鹃花盛开的时候,血红的花儿被翠绿衬托着,那一座座翠绿的山峦,都抹上了一团团火红火红的色彩,映得山红、水红、人也醉。那季节里,不管是谁上山干活,都会摘几枝红杜鹃回家。男子人(男子)、娘婆人(妇女)砍柴、打草回来,担前担后插上了红杜鹃;背木的伙计下山,木头上“戴”上了红杜鹃;老倌人、老婆婆上山割藤、挖草药,也不忘在背篓里放几枝红杜鹃捎回家;甚至下田干活的手扶拖拉机也插上了红杜鹃;“客娘”(未出嫁的姑娘)们更不用说了,十七八岁的花季少女谁不爱美,那还会错过这么这个好季节,她们的“闺房”里摆满了杜鹃花;最兴奋的属孩子们,有空就往山上跑,他们可不是去“欣赏”而是去“品尝”杜鹃花的,杜鹃花的花瓣味道可好了,它甜中略带酸,清爽可口。“品尝”后,孩子们的脸上,嘴边,手上,衣服上都沾满了花瓣的红汁。

  杜鹃花是中文学名,映山红是地方俗称,老表而口口声声叫它“鹃鹃花”。古代文人墨客作了许多赞诵“鹃鹃花”的美文诗句,如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杨万里“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都颂扬了“鹃鹃花”质朴、顽强的生命力。如果没有在井冈山农村长期生活过的经历,如果没有亲身经历那叫人目迷神醉的情景,而只在城市里看盆花,绝对体会不到小小的“鹃鹃花”为什么被诗人称为映山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3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4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5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11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招聘/人才专版
母鸡孵鸭
老记者的采访五味
波纹纸板
明月二三事
“鹃鹃花”
斯文正脉
中间人难当
十日谈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2“鹃鹃花” 2013-04-21 2 2013年04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