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之春”举办田丰纪念音乐会
~~~“上海之春”举办田丰纪念音乐会
~~~“上海之春”举办田丰纪念音乐会
     
2013年04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觅“殉道者”的足迹
“上海之春”举办田丰纪念音乐会
杨建国
  5月3日晚,“纪念作曲家田丰诞辰80周年音乐会”,将由陈燮阳执棒上海爱乐乐团与京、沪、滇歌唱家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

  这台音乐会上演的田丰作品中,印刻着时代痕迹的交响合唱《毛泽东诗词5首》,曾经走红大江南北。而作为“重头戏”的合唱组曲《云南风情》,尽管创作于1985年,却呈现了田丰人生轨迹的走向。那年,他从北京来到云南,一头扎进偏僻的少数民族村寨,一待就是十多年。也许,他最初的愿望是想从民间音乐中捕捉创作灵感。但当真正融入到村民们的生活中之后,他的志向、情感、心态,从采风人、体验者向民族文化保护者、甚至“殉道者”,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云南26个民族的文化各有特色。现在的学者可以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去研究、提炼这笔蕴藏于民间的文化财富。但身为作曲家的田丰,当时感受到了浩瀚文化财富的强大力量时,他只能像苦行僧般以一己之力用毕生的精力去保护。

  田丰病逝数年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被重视,悄然兴起的“原生态热”,甚至促使来自村寨的各民族歌手登上了青歌赛的舞台。其实,田丰在那些岁月里默默进行的,正是这些工作。那些年,他掏出积蓄创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为招收学员,他四处奔波,顶着压力和误解,到村寨说服人们……

  传习馆因难以发展而无奈关闭后,他郁郁回到北京,被查出患了肺癌,不久即撒手人寰,但田丰的“失败”所产生的影响,后来扩展到了全国。当生存于民族土壤的民间艺术,被旅游开发、过度包装,折腾为缺少根基的文化碎片时,政府部门、文化人士开始重视、呼吁和努力。他们发现,田丰已经为这项平凡而又伟大的保护工作,奉献了他的最后一段人生。资深记者 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13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法治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早间点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 国际新闻
   第A24版:国际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体育新闻
   第A3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 /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他是谁 他有多了不起?
寻觅“殉道者”的足迹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8寻觅“殉道者”的足迹 2013-04-27 2 2013年04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