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搭讪病人
读者李霞(化名)告诉记者,她近日到东方医院看病,在排队挂号时被一名中年女子搭讪。这名女子得知她腰痛就告知,临沂路浦三路附近有一家中医门诊部,治疗腰痛十分有效。李霞将信将疑,此时面前又凑过来一名中年男子,称他的妻子也是在那里治愈。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得十分热络,李霞听得心动,便说也想去那里治一治。
女子随即陪她一起去,两人上了一辆出租车。“到了之后我发现,这里并不像正规医院,而是‘中医门诊部’,开在一家药房楼上。”一名中医为她把脉后,开了大量中药和一些西药,要价近3000元。李霞说,当时身边没那么多现金,对方就让她到对面的取款机上取钱。李霞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丈夫,便在网上搜索,发现这家医院已有多人投诉,其所开出的药价比正规医院高出不少。
连裆吹嘘“神医”
读者张林(化名)说,上月末陪妻子到方斜路上的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看病,排队挂号时被两名女子的对话吸引。其中一人称,陆家浜路万事利大厦内有一名从医院退休的老中医,医术十分高明,自己久治不愈的妇科疾病已痊愈。另一名女子赞同地说,自己的儿媳患有不孕症,在老中医那调理了半年,现已怀上了。
见张林对此很感兴趣,两人更卖力地吹嘘起“神医”的高明医术。在两人极力推荐下,张林夫妻来到陆家浜路上的万事利大厦某单元。“大厅里有五六人在等,我们没挂号也没预约,就直接进了诊室。”张林回忆道,一名五十多岁的“白大褂”把脉后,奋笔疾书开了一张药方,开价6000多元,整个问诊过程不过10分钟。“老中医”声称将药款付清后,药会随后邮寄到他家中。回家途中觉得疑惑,张林即致电红房子医院询问,这才发现自己遇上了医托。
归纳惯用伎俩
记者随即将投诉分别转至浦东新区和黄浦区卫监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近期已接到不少投诉,正在对相关单位展开调查,同时也欢迎市民积极提供证据。
碰到医托怎么办?如何辨别医托?本报记者总结了“医托”的惯用伎俩,希望各位读者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一般来说,医托都在大医院蹲点,两三个人团队作战,行骗手段三个步骤:一是“套近乎”,为取得病患信任,编造悲惨患病经历。二是“推荐医生”,说“这种病在大医院治不好,在某医院有治疗此病的专家”,此时还会出现另一个“连裆模子”。三是“高收费”,医托带其到医院或诊所,联手“医师”,故意夸大病情,开出高价药品,牟取利益。
本报记者 左妍 实习生 黄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