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有很多种,除了人们一般认识的体力劳动外,精神劳动、意识劳动、脑力劳动自然成了新时代新的认识。此时,我们已经用一般劳动提高了生活的物质质量时,精神、意识层面的劳动也随之重视起来。
位于黄兴公园内的上海院士风采馆记载了科学劳动的光荣,因为科学和智慧正是人类不断劳动中创造的最伟大的成果。而艺术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劳动。原始时期的人类为了得到更好的劳动成果开始了绘画、陶艺制作;为了祭祀天神开始了歌唱与舞蹈,可以说,劳动正是艺术的始源。而现在,艺术的意义早已脱离了生产的本意,反而用更多形式的劳动来表现艺术,人们的创意正是这样的成果,尤其是经过科技革命后,装置艺术、视觉艺术等等新艺术类别的出现,使得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起来,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正不断为艺术开拓着全新的领域。
应当注意到的是,艺术绝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享受而生,而现在很多人的艺术欣赏力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最表层上,艺术的功能性并未完全被开启。更多的艺术家用自己的精神劳动记录下身边最最熟悉的体力劳动者和智慧劳动者的朴质身影,他们用艺术照亮城市中普通的劳动者,可以发现,其实我们所有人的心灵都能从艺术中得到更多对生活的体悟,院士风采馆参观后甚有感触。
要让艺术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需要在精神和意识上劳动起来,既需要艺术家更广泛的创作,更少不了市民的主动参与。上海乃至全国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精彩的艺术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劳动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