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对乱穿马路动真格,一天81名行人受处罚。一位大妈乱穿马路,交警说“旁边就是路口,多绕几百米不就到了吗?”大妈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每天都绕几百米,那人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就荒废了!”
大妈“神回复”,虽强词夺理,但也是一种隐藏的民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人过马路的不方便。乱穿马路肯定违法,但也是市民对路权分配不公的一种挑战。
据统计,目前上海有机动车260多万辆,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随着汽车社会的来临,城市越来越注重机动车的路权,留给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空间却越来越小。调查显示,人行横道设置问题和红灯延续时间过久是路人闯红灯的主要原因。交通不人性化,不以人为本,行人自然不买账。
正如之前交警部门“实话实说”的那样,由于警力有限,乱穿马路要真正做到有一个罚一个,根本难以落实。如果只处罚部分人,或者带头人,那法规就没有普适性,也就容易沦为运动式执法,执法结束后,问题又回来。
顽症的治理不能仅靠交警。那些路口过宽、行人过马路困难的路口,那些常规拥堵、不能留太多时间给行人的路口……如果城市管理者尤其是规划设计者提前考虑,及时辅以过街天桥、行人地道,在严管之外,给百姓更多的选择,让百姓心平气和地“红灯停、绿灯行”,乱穿马路可能会少得多。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