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人出现身体不适
据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孙天珍称,截至12日上午10时,该公司共有160人出现身体不适,103人就诊,初步确诊为食物中毒。目前,部分病人治疗好转回厂,但仍有45人在东城人民医院留院诊治。
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分局局长王旭称,此次事件是由于食物保存不当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硬件设施配套不安全
调查发现,这起百余人食品中毒事件,暴露出东莞徐福记公司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薄弱、食堂管理不规范、硬件设施配套不全等三大问题。
作为涉事食堂的供应商,鸿宇膳食公司副总经理刘晓龙称,他们对于这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负有一定的责任,但主要责任还在东莞徐福记公司。“根据协议,我们负责提供食材和厨师,徐福记公司提供厨房、餐厅、锅碗瓢盆等硬件设备,而这起中毒事件中食物保存不当的根源就是因为冷库设施不够。”刘晓龙说,“我们本来打算自己买的,但是徐福记不同意。”
东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站长陈锋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对于一个向1000多名工人供餐的食堂来讲,起码需要5台冷柜,而出事的食堂只有2台冷柜。”
工厂食堂承包呈乱象
餐饮业人士认为,东莞市接连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并非偶然,与当前工厂食堂承包经营呈现散、乱、差的局面有关。
根据东莞团膳协会统计,东莞大约400万工人,如果按照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计算,一天就有4000万元的市场份额,一年超过100亿元。因此,工厂食堂成为不少团膳企业争相角逐的香饽饽。“无序的竞争,不可避免会带来低价格、低服务质量。”
“企业在外包食堂招标时,不应该仅仅以价格为导向。”叶贺年表示,由于企业经营者对餐饮领域不熟悉,因此,应该出台一套科学的文件指引,帮助企业在评估供应商时有具体的规范来遵循。
新华社记者 周强 刘宏宇(据新华社广州6月1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