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黄昏,家乡小城,马路牙边,一个又一个凉粉摊便开张了。两张八仙桌,几条木板凳,食客们叫上一碗,勤快的女摊主马上浇好各种佐料,端了上来。水乡的凉粉筋道,爽口,清凉怡人,是祛除暑意,增进食欲的特色小吃呢。
凉粉的做法可有讲究,选上好的绿豆淀粉,经阳光曝晒后,用凉水化开,换几次水,彻底去掉酸味。再以淀粉与水成1:6的比例,在锅内坐好水,大火烧开,待水花翻滚时,倒入化开的蚕豆淀粉,随即用勺柄在锅里呈顺时针方向搅动,一会儿工夫锅里已是黏稠的浆糊状的透明胶体。关火,盛入陶盆或搪瓷钵,进冰箱冷却,取出来,就是一盆凝脂似的洁白固体了、倒出来,呈半透明的圆桶状,这就是果冻般的凉粉了。手一碰,颤巍巍的,比婴儿的肌肤还要娇嫩,晶莹剔透,真正是惹人垂涎。
凉粉是拌着吃的,得有特制的浅口提篮般的黄铜刨子,底部有一排排豆粒大的洞眼,有点像漏勺。贴着果冻般的凉粉一圈圈盘旋,电线般粗细的粉条便刨出来了,两指长足矣,如此刨上几圈,一盘凉粉便有了。浇上佐料——这是最重要的,味道美不美主要就在这里,那花样可真不少,有麻油、酱油、醋、蒜蓉、辣酱、剁碎的萝卜干、胡萝卜、榨菜末、香菜末,最后还得有胡椒粉,如此一大堆佐料拌进去,焉能不好吃?端起一碗,筷子拌好,雪白的粉条马上染成了金红色,其间又夹杂了红橙黄绿紫,夹上一筷,稀溜稀溜吸进口,清凉,爽口,有点辣,有点酸,更多的是香与鲜,直吃得满头细汗,稍后便是发自肺腑的凉快与惬意。
若是没有那黄铜刨子,也可因陋就简,以菜刀切成小块,如劈豆腐一般,调好佐料浇上去,拌好后,块块都是油光闪烁、顾盼生辉的白玉,吃起来自有一番美意。
就着这水乡自产的凉粉,喝上两杯冰镇的啤酒,再来半只盐水鹅,最好是全家人一齐举箸或三两知己,在门前天井里,吃着,品着,就着家长里短小城轶闻,看夕光一点点淡去,晚凉慢慢地升上来,门外间或响起三轮车的铃声或人家唤儿的苍凉呼声,那才真正是小城的风味,家的感觉。亲切、随和、温馨又苍凉,让人打心眼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