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认为巴菲特是个炒股专家,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的确,巴菲特买了可口可乐等很多股票,收益也相当高,但是,在伯克希尔每年的业绩中,这种炒股的投资收益所占比例并不高,伯克希尔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不断收购公司带来的效益。
巴菲特是个企业家,因为他是伯克希尔公司的董事长、CEO,但是,巴菲特这个企业家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家。
看中伯克希尔的钱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属于多元化的公司,但这种多元化又不同于百事可乐,因为伯克希尔旗下的公司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目前,伯克希尔归为保险类公司,其实,伯克希尔旗下有80多家公司,而保险公司只有几家,数量上很少,其他有能源公司、铁路公司、文化娱乐公司、消费公司等几乎无所不包。而这些公司,全部都是巴菲特近50年来一一收购而来。
1965年,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公司的时候,这家公司是个走下坡路的纺织厂。巴菲特看中它,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股价低,同时有较好的现金流。巴菲特成为CEO之后,并没有想把纺织业做大,他很清楚美国的纺织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他做的是用伯克希尔的钱开始收购,首先收购的就是盖可保险公司,这是一家汽车保险公司,巴菲特20岁时候首次参观这家公司就想把它买下来,直到1996年才完成全部收购,最后一次收购的价格是23亿美元买了50%的股份,是最初购买价格的50倍。
之所以要买这家公司,一方面是这家公司十分优秀,业绩持续增长,1995年至今,市场份额从2.5%增加到9.7%,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产生浮存金,这些资金可以让巴菲特继续收购。去年,伯克希尔旗下保险公司提供了730亿美元的自由资金。
收购各种各样公司
此后,巴菲特的收购一发不可收,收购了各种各样的公司,当然,股份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小公司是100%的股权,有的可能是80%、70%等等,正是通过不断收购,伯克希尔的业绩才不断增长。这也是巴菲特为什么不分红的原因,他用这些利润进行收购,所收购公司业绩回报又很高,股东获得的收益就比分红更高。
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1970年以来,伯克希尔每股投资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4%,每股利润的这一增长率为20.8%,十分接近。巴菲特说这个数字不是巧合,说明他的眼光很准,他收购的公司业绩增长率和他的投资率一样。这几年,巴菲特收购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年2月巴菲特联手3G资本以230亿美元收购食品业巨头亨氏集团。之所以进行这种大规模收购,是因为伯克希尔目前利润基数已经比较高,收购一家小公司产生的利润对伯克希尔影响很小,不足以支撑伯克希尔业绩继续增长,所以,巴菲特说:“芒格和我已再次穿上远征服装,并继续寻找大象。”
因此,巴菲特虽然是个CEO,但实际上并不管公司的销售等具体事情,他只管收购,而销售等经营事情全部由被收购的公司自己经营,比如,盖可保险公司的CEO托尼从18岁进公司,至今依然在岗位上。
收购公司三条原则
巴菲特的这种收购经是值得学习的,他主要收购的是美国公司,但这几年也有跨国收购,如收购了以色列一家公司。他收购有这样几个原则,首先是宁可以合理价格买入一个优秀公司,也不愿以低价买入一个平庸公司;其次,要有合理的价格,如果买价过高,一个美妙的业绩也会成为一个失败的投资;最后,用自己的钱收购。巴菲特收购基本上不向银行借钱,也尽量不发行股票,这可以保证收购的安全及维护股东的利益。巴菲特近50年来收购了那么多公司,伯克希尔公司却从来没有增发过股票,也没有向银行借款,完全用公司的利润进行再投资。
中国企业目前正在进行海外并购,如何并购巴菲特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要买好公司,要合理的价格,这样,未来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如索尼公司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其电子主业出现亏损,但以前收购的美国电影公司却依然效益很好。而中国企业目前海外并购,亏损公司居多,且收购资金很多是借来的,这对未来都有风险,值得警惕。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