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书,说撒切尔的丈夫丹尼尔死后,撒切尔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经常以为丹尼尔还活着。当她遇到困难或者不愉快的时候,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说:“丹尼尔,你看我该怎么办?”说完以后,环顾四周,这才想起原来丹尼尔已经不在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撒切尔就会对着丹尼尔的照片自言自语:“丹尼尔,我好孤独啊,你不理我了吗?”这个喃喃自语又失魂落魄的老太太,与以强硬立场和意志力著称的铁娘子形象相比,距离何其远啊。
可见,无论神经多么坚强,无论内心小宇宙多么强大的女人,无论多么不依靠男人的女人,情感与家的失落,对她们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内心伤痛。不要说是学历不高的,能力较弱的,离开了男人很难独立生活的女人;即便是高学历的,工作卓有成效的,呼风唤雨有过辉煌成绩的,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女强人,其实也一样,一旦失去家庭和情感的依靠,她们内心的天平都会在瞬间倒塌。
中国大部分的女人是辛苦的,她们每天一睁开双眼,就面临着要打两份工,一份是到外面与人和物打交道,挣钱回家;另一份是操持繁琐的家务,料理好那个小小屋顶下家庭的空间。一些自强的女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在外面挣钱,既展示了个性与专业能力,也获得了自信与自尊。但这种感觉不宜太放大,其一,维持长期的强势是对人体健康的透支;其二,女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还不一定得到社会或家庭的支持和认可。社会上多数人评价女人时,还是以她与男人或家庭的关系为基点的:她是不是好太太?是不是好妈妈?是不是好媳妇?这些都比她是不是一个好主任、称职的总监或CEO更重要。事实上,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悖的,一个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总想在职场胜出的女人,拥有家庭幸福的指数会比较低。可能也有例外的,但不容易,要具备做好职业与维护家庭的两份很强的心。据说,撒切尔夫人为丹尼尔做早餐,做了52年,这是她为维护家庭而付出的努力之一吧。
见过生活中的不少强势女子,她们精力旺盛,能力也较突出,心总是闲不下来,新的想法和目标层出不穷。尽管人已到中年,精力已不如从前了,但仍然在外好强争胜,“进步的心”一刻不肯松懈。而对家庭里的诸事却是得过且过,马马虎虎。她们一方面透支着生命,“在秋天里挥霍着春天”;一方面又以“我是为这个家在外拼搏”的借口而忽略着身边人。现在有一句话,叫“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总有一个沮丧的男人”,男人一旦产生很强的失落感,就悬了,有的甚至家庭发生变故,不足为奇。强势女人觉得自己很成功,但许多姐妹们未必认可她们,觉得她们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事业与家庭孰重孰轻的选择上,现在许多女人的看法有了变化。我有几位好朋友的太太现在都不上班,当全职太太。她们选择回归家庭,平时除了美容、逛商店超市、打打小麻将、喝咖啡或下午茶,凡是吃力的事情一概不做。她们说,我现在就“打一份工”,当好家庭主妇与教育孩子。年轻时与老公一起奋斗过,努力过,现在也算小有成就,守护好这个家才是王道。她们也有理论,“我不出去上班,但承担家庭内部的分工啊,先生在外面辛苦工作后,回家就是回到安乐窝,如果两个人都忙于工作的话,生活质量怎么会高呢?”
以前讲到“买汰烧”,多半是指女性的辛劳和无奈,但现在出现了不少乐当“全职太太”的女人。她们把维护家庭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放在首位,把调养好身体当每天最重要的功课。笔者不认为她们是“寄生虫”,她们也是和谐社会的角色之一。如果用长远的眼光看人生的全过程,她们最终是以时间赢得空间的人,其实她们更爱家,也更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