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5: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红泥小炉~~~
红泥小炉~~~
红泥小炉~~~
红泥小炉~~~
     
2013年06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泥小炉
此处无鱼胜有鱼(下)
西坡
  文 / 西坡

  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家里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所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有一天晚上,女主人在炒菜的时候,为了不浪费,就把上次烧鱼时用剩的配料都放了进去。烧成,她担心老公因为这道菜味道很怪而生气,惴惴不安,哪知她老公连连称赞。之后,她就把这个配方广泛应用,居然形成了一个菜系。

  显然,这个传说解决了鱼香肉丝为什么姓鱼的缘由——烧鱼用的调料。

  还有一种说法:有人用小的河鲫鱼加葱姜和泡椒煎熬成油,炒鱼香肉丝起锅时淋上几滴。这是扣了“鱼香”两字吗?但一代川菜宗师张德善说:“川地水深流急,鱼苗难以寄生,人们见水思鱼,想吃鱼而得不到鱼,厨师便取了个鱼香炒肉丝的名字,给人‘无鱼胜于鱼’的感官享受。”这就颠覆了坊间的流传。权威一锤定音,你不服帖还真不行。

  鱼香肉丝是一道非常普通的菜,但要烧得好,尤其让行家里手喝采,极为困难。在第二届全国烹调大赛上,四川省代表队以久负盛名的鱼香肉丝参赛。拿手好戏,颇让全体评委关注。虽然一片叫好,但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原因呢,主要是此菜人们太熟悉了,加上众口难调,很容易被扣分。

  好的鱼香肉丝,调料配制很要紧,但这只是关键之一。还有一样,便是火候,无论肉丝还是各种作料,都要急火猛炒,一锅成肴。这样的好处,是使香味最大化。

  我听过上海著名烹饪大师徐正才说过一个故事:徐大师的业师朱之斌曾对他讲过,早年,锦江饭店由金陵东路迁至茂名路,厨房设在底楼,厨房炒鱼香肉丝香味在三楼窗内都能闻得到。当时,徐大师似信非信,认为过于夸张。有一回,徐大师到四川考察餐饮,正巧成都体育馆举行烹调表演,他和上海的同行便去观摩。他们被安排在三楼的一角,而且处在下风头。可是,四川厨师烧的鱼香肉丝,其香味居然仍能扑鼻而来,让上海同行彻底买账。

  显然,鱼香肉丝,有没有那种独特浓郁的鱼香味,是检验烧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么,烹饪大师是怎么烧的呢?

  我们且来看看徐大师的手段——

  先将锅烧热,放适量油,将肉丝用水豆粉拌匀,称为“埋菜”;下锅炒散,放在锅边;余油将姜末、蒜泥、泡椒丝炒香;加郫县豆瓣酱炒“翻沙”出红油;将肉丝拨入锅中央;兑就的料酒、酱油、白糖、米醋、味精、水豆粉下锅,“急火猛炒”,同时随手再加一把香葱段继续“猛炒”,自然是越炒越香。炒鱼香肉丝不单是调料的比例和火候的把握,对平衡二者之味的和醇也十分重要。其“香”,不仅来自“小料”,其中还要有“醋熘”的焕发。厨师凭经验,在起锅补几滴醋。现今的鱼香肉丝都用鸡蛋干淀料和盐“上浆”为半口浆,采用“低温过油,旺火速成”的“滑炒”,优点显而易见,肉质鲜嫩,油量亦可控制和把握。以“亮油包汁”味在其中为准。徐的师傅沈子芳生前教授的鱼香肉丝,以王少卿亲传的成都派一脉,口味以“香辣酸鲜,略带甜味”的特点定“格”。王少卿将“小料”葱姜末改为葱姜丝,姜不能超细,否则结团;葱以青白各半中段切丝炒就后碧绿生青味又佳。“沈派”的鱼香肉丝加了一成,还要加冬笋丝、香菇丝和业内称五彩红的泡椒(黄的姜丝,绿的葱丝,白的冬笋丝,黑的香菇丝……这种配制,徐大师称为“海派鱼香肉丝”)。

  喏,要烧好一道看似简单的鱼香肉丝,实在不简单啊。

  有个看上去板上钉钉的掌故。说是抗战时期,蒋介石因以重庆为陪都,也接受了川菜,但他是宁波人,不可能“照单全收”,就让自己的厨师在鱼香肉丝里加入了宁波菜的元素。据说,现在我们吃到的鱼香肉丝(当然是四川之外)的味型,就是那个厨师定的,甚至名称也是。

  我觉得此说比较地靠不住。想来编出这则桥段的人,是把蒋介石当作了乾隆皇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神十飞天会天宫特别报道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峰会透视/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峰会透视/陆家嘴金融城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4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专版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家装专版
   第B32版:广告
炒软兜
此处无鱼胜有鱼(下)
图片新闻
导读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B25此处无鱼胜有鱼(下) 2013-06-14 2 2013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