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政治思想工作抓得很紧,规定每周在业务工作中抽半天政治学习之外,还要在礼拜六夜里加班学习,为此就要找地方解决这顿夜饭了。同事江栋良老先生人头熟门路多,他引领我等到南阳路近西康路的一家小饭店就餐。如今想来这家小饭店有点特别,按当时制度怎会允许私人开设饭店?再说这饭店的格局也有点特别,食客进出走后门。这是因为它开设在住宅里,这幢房子属西式里弄,正门朝南处于弄堂里,而后门临街(南阳路)却成了出入通道,以致去用餐者进后门穿过灶间(即该饭店的厨房)进到餐厅(即房屋底层的客堂部位)。这家小饭店的菜很有特点,如肉饼子蒸咸鲞鱼、肉饼子炖蛋……尤其是这爿饭店的老板、大厨赫赫有名,老板曾是天蟾舞台前台经理,大厨是著名京剧武旦。怪不得看她炒菜拿铲抖翻时的边式身段,尽显底子功夫。据此,我辈每逢周六晚学习乐于去此处就餐,为的除果腹外又得眼福享受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