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55年8月赴日本途中,写有《飞过琉球》一诗:“星槎吾祖昔曾游,诗卷惊涛浩荡秋。百五十年无限事,飞鸿一瞬过琉球。”朴老诗中的“吾祖”,是指六世祖赵文楷。
嘉庆四年(1799),琉球王国新国王尚温即位之际,遵循旧例,向清廷提出册封请求。嘉庆皇帝认为兹事重大,“怀柔远人,念非博学、能文章、识大体者,不能称其选”。斟酌再三,指派时任翰林院编修赵文楷、内阁中书李鼎元为正、副使,出使琉球王国册封新国王。翌年正月十八日,赵文楷和李鼎元捧持御墨丹诏,率四百余人使团,从京城启程南下,在福州作了一系列准备后,于五月初七乘两艘巨船起航渡海。初九途经钓鱼岛,赵文楷有诗云:“大海苍茫里,何人钓巨鳌?老龙时卧守,夜夜浪头高。”还写有《渡海放歌行》,有句云:“朝登南台州,暮发五虎门。长风猎猎西南来,海天一气羲娥昏。手持龙节向东指,一别中原今始矣。”朴老曾说:“我的太高祖父赵文楷的诗句表明,钓鱼岛是在当时国人心目中的‘中原’之内,甚至谈不上边界地方。”
五月十一日,清廷使团安全抵达琉球王国。尚温率领官员和百姓在那霸港恭迎。七月二十四日,正式举行册封加冕大礼。赵文楷登台宣读嘉庆皇帝的诏书,代表皇帝赐予尚温王冠、锦袍、玉带,对诸王妃亦多有赐赠,并宣布对宰相和其他重要官员的任命。大礼告成,琉球一片欢腾。文楷率领使团在琉球王国驻留约半年之久。在此期间,他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同时要求使团成员严守纪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博得了琉球王国君臣的敬重和爱戴。国王尚温专门向嘉庆皇帝奏报了赵文楷的德行,并撰文为赵母祝寿。临行时,赠赵文楷以厚礼,他不受而返。《清史皓》称赵文楷《廉洁》之声,著于海外,举国敬礼,特为主祠云。
赵文楷出使琉球王国这一史实,有力地证明了琉球王国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明清时期是中国的藩属国;同时有力地证明了钓鱼岛从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