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
这项研究由日本理化研究所生物资源中心开展,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生殖生物学》杂志上。
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近日报道,研究人员从实验鼠尾巴处提取大约15至45微升的一滴血液,分离出其中的白血球细胞作为供核源,再利用“多利”羊的克隆技术,成功再造另一只“一模一样”老鼠。
这是科学史上首次用血液细胞核体克隆实验鼠。
日本理化研究所成立于1917年,是日本最大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旗下有众多世界级的科研中心。
不伤动物
新华社驻日本首都东京记者蓝建中7月1日说,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科研人员能够从随机获得的实验鼠血液中提取白细胞内非淋巴细胞作为克隆供核源,准确率达到85%。
这以前,获得克隆供核源主要靠两个渠道:一是从实验动物内脏提取体细胞,而这必须进行手术,通常导致捐核动物死亡;另一个是从动物皮肤采集成纤维细胞,再培育成可供核细胞,但耗时较长,至少需要两周时间。
蓝建中说,这项新技术既避免伤害到被克隆的个体、减少对实验动物施加的负担,同时可以缩短获得供核源细胞的时间。
意义非凡
蓝建中认为,这项新技术对维持濒危物种的存续有重要意义。他说,如果对珍稀动物克隆,一方面不会使被克隆个体死亡,另一方面克隆出的新动物具备繁殖能力,寿命也与普通动物相同。
主持这项研究的科研人员小仓淳郎说,把血液细胞用于克隆技术,目的是希望更易取得供核源,克隆出科学上很宝贵的实验鼠品种。
英国伦敦医学研究理事会国立医学研究中心的巴杰教授说,这对想要繁殖和扩大珍稀物种的人而言非常有帮助。
欣华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