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轻视夜间“打呼噜”
董晶
  ◆董晶

  此文并非指一般的打呼噜,而是指病理性打鼾,即鼾症,正式医学术语全称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简称OSAHS)。该病可以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塞、老年痴呆等,甚至夜间猝死,对健康具有很大危害。

  鼾症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中枢型、周围阻塞型及混合型,临床以周围阻塞型为主。周围阻塞型鼾症病因是由于气流通过狭窄上呼吸道导致松弛肥厚黏膜震动而产生鼾声和呼吸暂停。除了与慢性鼻炎、鼻息肉、软腭腭弓宽大、扁桃体肥大、悬雍垂过长、小下颌、颈部肿瘤等有关之外,还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疾病,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

  夜间打呼噜是最明显的症状。因不能进入深睡眠,睡眠结构紊乱,夜间睡眠憋醒,夜尿增多,夜间盗汗。白天则表现为嗜睡乏力、口干舌燥、晨起头痛,甚至性格改变。

  耳鼻咽喉科专科检查可了解鼻腔、口咽部的病变;多导睡眠仪检查(PSG)可以观察睡眠情况,了解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和呼吸、心脏情况等。影像学检查如头颅侧位X线片,上气道CT或磁共振,可帮助判断阻塞平面定位。

  治疗鼾症可采用一些减轻上气道阻力和改善低氧血症的药物,但根本解决问题的还是手术治疗。

  (作者为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周二下午腾越路450号,周五上午开鲁路500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2013·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本期导读
十年防治 十余万肝炎患者获益
关注患者深层需求 携手提高生存质量
别轻视夜间“打呼噜”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别轻视夜间“打呼噜” 2013-07-29 2 2013年07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