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君子坦荡荡”
白子超
  白子超

  述而篇载: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小人,指一般人,常人,当然亦包括狭义的小人,即品格低劣之人。

  钱穆先生翻译此章为:“君子的(心胸气貌)常是平坦广大,小人的(心胸气貌)常是迫促忧戚。”(《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则是:“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论语译注》)二者相仿,大致说明了孔子的意思。

  但是,若要深入领会,仅凭现有译文是不够的。“坦荡荡”“长戚戚”意味丰富,“平坦宽广”“局促忧愁”不足以概括。语言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一个基本事实是词汇的增多与细化。古代一词多义,常是笼统的,现代一词一义,常是明确的,故现代一词很难对应古代一词,而需多个词语才能较为全面地表达清楚。现掉一回书袋,以证本文所言不虚。

  坦,《周易·履卦》九二爻辞“履道坦坦”,平而宽广之义。《管子·枢言》“坦坦之利不以功,坦坦之备不为用”,平平、平常之义。《说文》“坦,安也”,安者静也,镇定、安泰之义。

  荡荡,《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有学者认为原文“荡荡”两字为衍文,有理),汤汤即荡荡,水势浩大、奔流激荡之貌。《论语·泰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空旷、广远之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荡乎”,平正、广大之义。

  “坦荡荡”形容君子,可以说其心胸或整个精神状态平正、宽阔又旷达,安稳、从容又昂扬。小人与君子正好相对,故其心胸曲邪、窄狭、紧缩、躁动、慌乱、委顿。

  戚,甲骨文本义是兵器斧子,其引申义众多,其中段玉裁注《论文》曰:“戚之引申之义为促迫,而古书用戚者,俗多改为蹙。”《诗经·小雅·节南山》“蹙蹙靡所骋”,蹙蹙即戚戚,缩小之貌,即局促不得舒展。故,戚戚实含收缩、局促、紧迫、纠结、不安等义。段玉裁又曰:“戚训促迫,故又引申为忧。”《诗经·小雅·小明》“自诒伊戚”,《论语·八佾》“与其易也,宁戚”,戚均为忧义。《康熙字典》将哀与忧相分,戚亦为“哀戚”。《尚书·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生”,学者认为戚为“恼”义。《礼记·檀弓下》“愠斯戚”,学者认为戚为“怨愤”义。

  总之,“长戚戚”形容小人,内蕴相当复杂。以愚之见,孔子心中的小人状态,是庞杂的负面形象,绝非简单而可一语说清的。同样根据君子与小人相对的理由,从“戚戚”的反面来说,又可判定君子开朗、舒展、直率、乐观等特征。

  古今许多学者解释“小人长戚戚”,重点放在忧愁或忧惧上,似有抓小放大之嫌。小人心胸阴暗、褊狭,常紧张、纠结,故易产生忧愁、恐惧。此处,亦有源与流之关系,应该分清。

  其实,在生活实践中仔细体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才是更根本的。一方面观察、分析他人之言谈举止,一方面反观、内省自己之心灵世界。工夫到家,即可明白“坦荡荡”与“长戚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2013·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阿南留学前记
福建土楼振成楼
“君子坦荡荡”
夏日蝉鸣
折扇生清凉
彩虹
毕业前被转业的滋味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君子坦荡荡” 2013-07-29 2 2013年07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