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毕业前被转业的滋味
王树和
  王树和

  地方院校的学生毕业前不存在脱军装的问题,弄得好,还可以分配到部队系统穿上军装;而军事院校的学生,读书时一直是现役军人,临毕业却被告知要脱军装,这种尴尬与无奈被我赶上了。

  1961年6月,我就读的中学有9名同学被保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读书,我是其中之一。那个年代,既上大学又当兵是许多青年学生的梦想与追求。

  按照院长“当学员首先是军人”的要求,学院安排了3个月的入伍教育,要求我们树立长期当兵的思想,作风上、行动上要真正像个兵。这三个月,摸爬滚打、真刀真枪;出操、队列、军训一点不含糊。我分配到海军工程系就读的五年,无论是早出操、晚点名、整内务、搞卫生,还是晚上站岗放哨都是按照学员管理条例进行的。为提高军事素养,院系每年都安排学员班进行野外演习。有一次我印象很深:当队长下令卧倒时,刚巧旁边是一堆垃圾,一根粗粗的铁丝戳穿了我的解放鞋,还差点把左脚扎透,当时也顾不得疼痛,自己就把它拔了出来、并坚持到演习结束。系里表扬了我,还把喜报寄到北京家中,邻居们都为我母亲有这样一个当兵的儿子感到高兴……

  军人气质的培养加深了我们对部队的热爱,再加上学院经常教育我们说军工培养一个毕业生国家要花多少多少两黄金,更加激励了同学们当一辈子兵、为国防科研奉献终身的信念。有了这些支撑,大家的学习劲头十足,更何况许多用人单位欢迎军工毕业生的消息以及学长们身穿军官服在工作单位的照片也令人期待和向往,憧憬着自己毕业后能和他们一样……

  按计划,全院许多专业的学员要在1966年毕业的,此前,我们没搞毕业设计却按中央要求一律开赴农村搞“四清”了。军人就是这样,毕业的事不去多想,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农村。可不久有一条消息却在学员中炸开了锅——军委决定,从1966年起哈军工脱离军队建制、改为地方院校。不可能!当一辈子兵的思想已在我们心中牢牢扎根,绝大多数同学不相信也不愿相信。无奈,回到学院得到验证,准确的时间是1966年4月1日。记得那阵子最忙的是军工大院周围的照相馆了,大伙都赶着拍转业照,我们班也不例外。

  想不通归想不通,原来决定的事还得完成。当年二月底全班29人兵分三路去工厂实习,我和十几个同学去了洛阳407厂。行前院系首长告诫我们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不要受转业的影响。外出实习我们仍穿着灰色的海军服装,红五角星帽徽加左右红领章。同学们很珍惜这不多的时刻,坚持穿军装出操和参加集体活动、嘹亮的军歌也不时在厂区上空回荡……当年同厂实习的还有其他地方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有知情者指着我的军装开玩笑,好啦,以后没啥两样了!是呀,一样了,然而我们当兵的经历及部队情结其实还真的不一样!

  学院办得好好的,突然集体转了业,又恰逢我们毕业时,个中原因至今不明,也难怪当年穿便服回家邻居们那疑惑的目光。事隔几十年往事重提,心里仍不是个滋味。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没能实现一辈子当兵的夙愿,毕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国防科研单位,为国防现代化奉献终身的理想得以兑现。今年9月1日是哈军工创建六十周年的日子,此文权作一个学子对母校的留恋和纪念吧。

  十日谈

  我的毕业季

  离别因象征着学生时代的终结而有了独特的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2013·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阿南留学前记
福建土楼振成楼
“君子坦荡荡”
夏日蝉鸣
折扇生清凉
彩虹
毕业前被转业的滋味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毕业前被转业的滋味 2013-07-29 2 2013年07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