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老年人的了解是从一部很著名的电影《金色池塘》开始的,因为喜欢凯瑟琳·赫本,于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去看了这样一部关于老年人的电影。《金色池塘》的画面很美,电影一开始,闪着金光的池塘边,一辆银色的轿车远远地驶来,在一栋临湖的木屋前停下,已进入老年的凯瑟琳·赫本和亨利·方达推门走进木屋,开始了湖边的度假生活。我的心情一下子就愉悦起来,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在视觉上美化了男女主人翁的容颜,那是一对多么优雅的老人啊!
因为这段记忆的刻骨铭心,以至于多少年后看到白岩松的一篇文章《渴望老年》,我便很武断地认为,他一定也在年轻的时候看过《金色池塘》。
毫无疑问,优雅的老年一定有一颗坚韧宽容豁达的心,那是历经岁月的磨砺后才有的充满质感的品质,于是我一直在寻找着这样的人生轨迹。
由上海文史馆组稿编辑的《仁者寿》,把沪上六十位文化名人的故事端到了我的眼前,真正的惊鸿一瞥啊,丰富得让我目不暇接,这些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长寿;有一种相似的性格叫豁达;有一段复杂的经历是坎坷,但就是这些历经了岁月的风吹雨打的老人,生命之花不仅没有凋零,相反还开出了无比夺目的花蕾。
请看张元济,作为前清进士,一代出版家和教育家,有着丰厚的财富,用现在的话来说绝对是富贵之家,但是他们家的生活就很简朴,每天普通的四菜,二荤二素,不带山珍海味,连吃喜欢的红烧肉都很节制;还有杨之英,出生大户人家的她是瞿秋白的小姨子,有着那样的出身,却一生不争名夺利,过着风平浪静的寻常百姓家简单的生活。
当然不能少了万人仰慕的秦怡,经历了多少的人间辛酸啊!丈夫早逝、儿子患病、抄家、批斗……可她硬是潇潇洒洒地走到了今天,九十几岁了,其容貌和风韵美得让人忘记了她的年龄,绝对和凯瑟琳·赫本有得一拼。
此外,曾经当过郁达夫妻子的王映霞,那位当年的杭州美人,经历了人生几辈子才能经历的大起大落后,最后尘埃落定,归于平淡。
书中这一个个闪着人性光辉的故事,经过时代打磨,像宝石一般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由此可见,《仁者寿》这本书的意义远远地超越了长寿的范畴,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哲学,一种生活的心态。不仅适合中老年读者,也适应当下的年轻人看。在如今这样一个连离婚都需要抽号的时代,《仁者寿》让我们看到了幸福的模样,懂得了幸福原来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