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让儿童安全假期手册发挥实效
尚敏
  尚敏

  日前,河南来沪的11岁男童小辉与3名玩伴在浦东川沙界龙村润川路玩耍时,不慎坠入一个排水井。消防蛙人多次下井搜救,无果。次日晨6点,男童遗体方才找到。 

  再看看前不久发生的几件事,6月30日晚,浦东新区芳芯路251弄两名女童从13楼摔落至二楼平台,当场死亡。原因是租住在此的父母要照料生意,把她们留在家中。7月1日上午,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一5岁男孩从4楼坠落,所幸被一大叔接住。男童下颚撕裂伤较为严重,伴有骨折症状,目前已由ICU转到普通病房。

  暑期儿童安全,谁之责?这是一个老话题,年年呼吁,年年还是有不少儿童伤亡事故发生在暑期。针对往年频发的儿童安全事故,上海市妇联编写了《儿童安全》假期手册,暑假期间通过全市217个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服务中心送到家长手中。除此之外,市妇联还协同本市多个部门编写过一本《未成年人自护宝典》,以漫画形式引导孩子思考“图中人物的哪些行为会触电”、“遇到煤气泄漏要做什么”等问题。但笔者有意问及家有儿童的同学和亲戚,是否知道和收到《儿童安全》假期手册,大部分回答是否定的。如果上海本地的孩子都没收到,那么一些打工者,或假期来沪儿童可能就更不会收到了吧?

  儿童假期伤害事故,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教育部门和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假期前和假期中,通过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加大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儿童安全假期手册,应该在假期前通过学校,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这比通过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服务中心发放,要有效得多。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要求学校在每年的结业会议上必须安排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作为年终考核学校的指标之一。

  街道社区和居委会把儿童安全纳入家长安全培训内容。目前本市不少街道和居委会也开展了市民急救培训,包括儿童气道异物堵塞、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常见意外伤害急救项目,这样的好事要做得更实。

  最近出事的多是外地来沪儿童。因为他们安全意识较差,家长又疏于管理,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这就要发挥居委的作用,他们的居住点或暂住处家里来了外地儿童,居委应有登记或跟踪,并及时将儿童安全手册发放到家长手中,叮嘱家长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家中,有条件的可请保姆照料,或送到各类托管机构代看管,也可请夫妻双方任何一方父母照料看管。还可以将近期发生的一些儿童伤害事例告知家长,引起重视。

  儿童安全,不是小事,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编印《儿童安全》假期手册自然是好事,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才更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健康/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0版:地产资讯
   第B11版:地产资讯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另一种“买官”
一把火
“存在感”
对高温灾害须明确责任普及常识
报销
让儿童安全假期手册发挥实效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8让儿童安全假期手册发挥实效 2013-08-01 2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