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火
王忠范
  王忠范  

  前不久,我和两位当年的知青朋友走进大兴安岭的阿力格亚林区。我们看山看水看森林,不禁想起四十年前的那场山火,心灵颤动不止。

  我回乡间老家红旗社务农第二年的一个春夜,生产队突然敲响了铁铧子,当当的声音在深夜响亮得刺耳。家家户户都知道这是有紧急情况,所有的社员一路小跑赶到队部,谁也不敢给耽误了。原来是山里林区起火了,县里给各公社下达扑火任务,各公社又给所属的生产大队下达扑火人数,我们红旗社大队要组织一支四十人的扑火队伍。大家争先恐后地报名,最后选定青年农民、插队知青和我这个回乡知青共四十二人。扑火队成立后,带队的老农让大家回去穿上棉袄,说刚开春山里冷着呢。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一辆解放牌大汽车开来了,把我们连夜载向林区。繁星闪烁,汽车颠簸,大家都很精神,真有点像士兵奔赴战场的样子。

  到达林区已是第二天的早晨了。放眼望去,好像沟沟岔岔都有烟缕,草炭的焦味直呛鼻子。实在没有心情观赏那山那水那森林,每人用木杈背一袋饼干,揣几块咸菜,就急匆匆地跟着戴黄帽子的指挥上火场。我们去的地方叫库堤沟,这里好几个凶猛的火头吞噬森林,浓烟弥漫,遮住了天上的太阳。那时没有什么灭火器材,人们都拿着树枝或者成把的柳条扑打。谁都不能迎着火头扑火,一旦风向一变,就会把人围困在火海之中。大家紧紧跟住肆虐的火头,奋不顾身地顺风猛打,浑身是粘糊的汗,脸是黑灰灰的。火头前面的沟岔之处,由森警战士和林场民兵砍掉树枝,清除草木,这是开出一条防火道。火头烧来,这里光秃秃,山火自消自灭,不可能再往前燃烧了。妇女和年纪大一点人负责清理火场,将残留的火星、火苗彻底灭掉,防止死灰复燃。我们一连奋战了两天两夜,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可大家没有埋怨和畏缩,心里着实闪动着英雄的影子。

  第三天晚上,似乎没有一丝风,渐小的火苗依然起起伏伏,染红了山坡与夜空。指挥部传来命令:抓住无风之夜把火扑灭!我们真的热血沸腾了,人人斗志昂扬。有些秃顶的青年点点长田小明大声喊道:“青春就是勇敢就是不可战胜的冲击波!”随着他的喊声,大家齐心合力冲上去围攻火头,谁都不顾个人安危。那噼噼啪啪的扑火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响彻山谷。我们忘记了渴与饿,我们只知道勇往直前。

  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扑灭了这股山火。女知青小权的眉毛被燎光了,大刘的脚被扎出了血,此时才觉得疼,北京青年陆路的手表掉进了火场,我的裤子刮破了……可大家谁都没说什么,默默地凑到一起,或躺或卧或蹲或坐,没有自豪,也没有萎靡不振,感到有一种尽到责任的踏实。望着山林和夜色,小明提议唱歌,于是大家唱《下定决心》唱《抬头望见北斗星》,歌声在大山上回荡,撞响了茫茫的夜空。

  这场火燃烧了12天,我们跟随全县的扑火队伍扑打了12天,直到彻底扑灭。在山上,我们只能趴在榛柴禾里睡觉,只好喝那不干不净的溪水,跋涉不止,战斗不息。听不到喊苦叫累的,仿佛都在磨练自己的品德与意志,因为我们血气方刚,因为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我们正年轻。

  今又漫步林区,回忆那场山火,不禁有韶华已逝、青春难再之感叹,更觉身上的那些理想、激情淡漠了。但见青山巍巍不老、林木苍翠如黛,又好像捡回来一些什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8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异域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张先生
看着我的眼睛
山火
火山湖一景
奇联至今无人对
世界上最昂贵的香料
丝巾飘飘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5山火 2013-08-05 2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