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标准逐年递减
从2013年至2015年,在新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标准中,纯电动仍然是补贴的宠儿。根据纯电续航里程,分为四个级别进行补贴:其中乘用车以纯电行驶里程(R)为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里程50公里以上每车补贴3.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里程80公里以上、150公里以下每车补贴3.5万;150公里以上、250公里以下每车补贴5万;250公里以上每车补贴6万元。
此外,补贴标准还将逐年递减。2014年和2015年,补助标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10%和20%。补贴还涵盖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并明细了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从发布的补贴标准来看,普通的混合动力汽车不在补贴范围之内。
三大变化不同以往
而相比以往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本轮新政中有三大变化。
一是打破原新能源补贴的地方保护。此前,谈及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环节,地方保护和垄断成为众矢之的。很多城市制定的政策只针对地方汽车品牌。新的补贴政策中,增加了“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采购外地品牌车辆”。
此外,明确规定政府机关、公共机构等领域车辆采购,要向新能源汽车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物流、环卫车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二是改善原有的财政资金补贴方式。为给新能源汽车走向私人市场铺路,新政补贴对象直接面对购车消费者,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将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付款。
此前,新能源的补贴方式是根据有多少示范城市,车卖到示范城市里有多少辆,把钱给了示范城市,再由示范城市补给车企;而新政则将国家补贴直接补贴到汽车企业。今后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
三是扩大新能源补贴辐射范围。以试点城市为核心,设立试点区域,扩大辐射范围,加速区域电动汽车推广是新政的一大亮点。
此外享受新能源补贴的城市将不断变化。按计划在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0000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否则,该地区可能会被“开除”,进不到新能源车国家补贴的城市之列。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