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成功
自贸试验区里设“新房”
记者了解到,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公司,是由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视通”)与微软公司合作的,双方约定共同出资7900万美元在自贸试验区组建合资公司。其中百视通占股51%,为控股方;微软占股49%。
其中,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控股的中国A股首家电视新媒体上市企业。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后,将整合视频、游戏等资源,合作打造“新一代家庭游戏娱乐产品”和“家庭娱乐中心服务”,通过微软领先的科技创新、并结合百视通的文化产业创新,实现技术引进来,文化走出去。
百视通总裁陶鸣成透露,早在近1年前,公司就开始着手和微软商谈合作事宜。一边进行艰难的谈判,一边在全国各地物色合适的投资地点。今年开始,眼看设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东风”越来越劲,百视通在和微软达成“联姻”的同时,也明确将“新房”建在这里。
“自贸区速度”
外方竖起大拇指
眼看“好事”将近,双方立即着手向有关部门申请设立合资公司。按照过去的行政审批制度,如果设立的公司涉及到外资,需要先向相关审批机构申请,进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取得批准证书后,才可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企业不但要提供大量材料,还要跑多个相关部门,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有关负责人介绍。
现在,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在自贸试验区内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即不再需要预先核准;制订公布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而且,企业可以通过“一口受理”,减少到各职能部门奔波的劳累,大大缩短办证时间。“从递交材料到领到执照,仅仅用了7个工作日的时间,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百视通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样的“自贸区速度”不但让中方欣喜,外方企业同样竖起大拇指。微软对此赞叹不已,“这样的办事方式和效率,真正与国际接轨了。”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