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区域,众人有很大分歧。”他说。消息出来,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土地价格上涨、楼价上涨,资本市场的表现非常明显。他觉得恐怕不是好事,成本已经提前上去了,从这个事可以看到大家潜意识当中还是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老模式,以为引入了很多政策红利。大家选自贸试验区股票,就看哪个公司土地储备丰厚。
在他看来,自贸试验区的定调肯定不是这个逻辑。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一个探路的旗帜,为打造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一个积极的模板,试验的结果是要可复制,产生的红利不光是上海一家受益,关键是积累宝贵的经验复制到全国。改革是一个触动灵魂的事情,路径肯定是痛苦的,这个过程中政府权力要有很大的让步,要壮士断腕。
他同时认为,自贸试验区一定要有价值发现的功能。自贸试验区很有可能是一个炼钢炉,而不是企业所想象的天堂。进到自贸试验区以后,企业要换一套经营方式,换一套模式,千锤百炼,才能打造出一批总理所期待的升级版的世界企业。如果有这样的功能的话,自贸区就办成功了。
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