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那道凉粉是我做的
陈钢的故事讲完了,大家听得心惊肉跳,一时说不出话来,不知是谁率先大笑一声,顿时一发不可收,引出了满屋子的哄堂大笑。
笑声当中陈钢又说:“不要嘲笑好不好,我吓得把一盘子菜都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呢。”笑声戛然而止,然而不到一分钟再次更响地爆发起来。
正在大家笑得人仰马翻的时候,大门又一次被推开,伸进来了一个文质彬彬的脑袋,这是丈夫的师弟史哲。史哲手里拎着两只巴掌大的鲮鱼罐头,他光着脚,站在陈钢的旁边,莫名其妙地看着大家对着他笑,有些窘迫地进退两难。
他举起手,把两只鲮鱼罐头向大家晃了晃说:“很鲜。”
“什么?你把中国城过期的罐头拿过来糊弄我们啊?”大家一边说一边继续大笑。
“过期了吗?我没有注意,因为我很喜欢,所以就拿过来了。”
“别装蒜啦,九十九分,买一送一,以为我们不知道?又不是小学生做造句,还‘因为……所以……’呢。”
看到大家对着这个新来者唇枪舌剑地攻击,我感到有些于心不忍,于是走过去,接过罐头说:“我也蛮喜欢的,我来打开吧。刚刚过期是没有关系的。”
有人递给我一把开罐刀,我把开好的罐头安置在餐桌上面,这才去找来自己刚才装了一半小菜的纸盘子,继续夹菜。夹了大半盆,看到靠墙有个空座椅,便坐了过去。
“你辛苦了,快歇一歇。可惜你煮的菜都没有了,那道咖喱火鸡饭真好吃,连那只烤盘也刮得干干净净了,你一口都没有尝到。真不好意思。”
“这样才好呢,大家喜欢就好,自己煮菜自己吃起来总是没有味道的,还是吃别人煮的菜新鲜。”
“那道凉粉是我做的,你吃吃看,喜欢吗?”“上海人叫麻腐,我最喜欢了,你做得很入味,又很清爽,这里有卖的吗?”
“这里哪会买到这么好的凉粉,是小珍自己用绿豆做的。功夫很大的呢,为了这盘凉粉,小珍大概一大早就开始忙起来了。”旁边一个北方口音的留学生说。
“张莉,你不要这么说,我比较笨一点,所以动作慢……”那个小珍谦虚地说,并借口添菜,离开了。“小珍是留学生太太,丈夫没有拿到全奖,又有一个小贝贝,不能出去打工,家境差一些。她很要面子,每次出来‘吃饭’,总是花费最大的力气,用最基本的原料做出特别的小菜。不会弄两只便宜罐头来蒙混一下。”另外一个留学生太太跟我小声地说。
“对了,你的手艺这么好,我可以介绍你到中餐馆打工。我打工的那家餐馆老板,总是对我另眼看待的。”那个张莉对我说。
“为什么?”旁边有人问。“因为老板一看到我就认定我是高干子弟,他讲我和别人的气质不一样。”张莉得意地吹嘘。
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有一点俗气的女人说:“是有一点不一样。”
“最让老板佩服的还是那道蚝油牛肉,你吃了没有啊?那可是我们这里的招牌菜呢。”
“哦?”我想起来儿子刚刚咬来咬去咬不动的牛肉。
正好这时候有人在另外一边叫了一声张莉,她说:“你看,我是一个忙人,又有人叫我了呢,我去去就来。”
张莉离开以后,旁边的一个南京太太说:“没有什么稀奇,她父亲不过是北京的一个局长,这种局长在北京多如牛毛,只有这种小人物才会到处显摆自己。那个叫她的东北人也是一个局长的女儿,小地方的物资局局长,可不得了,大概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一来就用现款买了部新车,在我们这里还是第一个呢!”
“听说了吗?化工系的小吴,出了车祸。”
“怎么搞的?他喜欢自称是贫下中农的儿子,好不容易积攒了几百美元,买了部三手还不知道是四手车子,车子报销了吗?太不小心了。”
“没有出人命就是不幸当中的大幸了呢,拖了一车的废报纸去回收站卖,报纸没有卖掉,车子报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