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借用佛经典故,以作家周梦蝶的一天隐喻其一生中的风景,试图重现昔年武昌街气氛、书摊的孤独国,追索病痛带来的改变与启发、几次生命里的流徙与意义,最后具现为悟与情。
● 《如雾起时》
本片以郑愁予同名诗作为向导,从已然失落的第一本诗集,切入诗人的生命。从煮酒焚叶星座聚首的烫热年代,到爱荷华时期的冲激,以及任教于耶鲁后的静定与博观,他始终守着这美的行业,高高举起风灯,在世界的脸上镶嵌光影。
●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
从诗人朗诵的声音,影片展开对于一个庞大文学生命的追索……那个花莲中学里踟蹰的少年,在爱荷华选读古英文的执着与好奇,穿梭于欧美、内地与台湾地区的文化资源,那对于音韵与想象的计较的决心,均使人重读杨牧诗文时,更深刻地重新被撼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