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淘十月季
姚一鸣
  ◆ 姚一鸣

  已是十月中旬,天气却未见凉,暖暖阳光里,依然宛如夏天。今去文庙稍晚,八点至,见门口依有地摊,零星地占了路的两旁,有书贩在叫:“一块一本,一块一本。”在一大堆旧书前,挤满了淘书者,从中捡得一本《萧红短篇小说集》,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细看书上的印章,为浦东某街道图书馆的处理书,可惜好书太少。巡检一遍其他旧书摊,并未见特别中意的旧书。见书友,笑曰你来晚了,早上有十几本周作人的书,一本有题签,被人以两万五买去。一笑,得书随缘。

  偶见一中年男子书摊,多为翻译小说之类,也有一些港版的政治书,均价五元一本。见书摊角上有几本上海书店影印的“中国现代文学参考资料”,细看之,有丰子恺《率真集》、黄裳《锦帆集外》、徐志摩《爱眉小札》等。此套书已集有近百册,但《率真集》、《锦帆集外》不存,便购下。曾见黄裳《锦帆集外》网上卖五十一本。能以此价淘得三本,亦属幸运。另见有书摊出售影印本《良友》杂志,为国家图书馆新版,因开价高未购,被一青年人悉数购去。

  后进文庙书市,由于天气晴朗,淘书者自是不少。见一熟悉的书友出摊,多民囯老期刊,便挑了几本,民国二十九年出版的《健康生活》,刊中有周瘦鹃、施济美、顾明道等的文章,但刊物已成散页,品差价高,未购。花百五十元得《小说海》(1915年12月出版第一卷第十二)、《少年》(1930年8月出版第二十卷第一号),此类旧刊难得,价高也得收。无奈现时即使如文庙旧书市场,真正卖民国旧书的摊位仅几个,偶然见到非出高价而不能得,只能够着买。

  今到文庙虽晚,运气还算不错。有一平时卖旧连环画的,不知从何处收来一批五六十年代的旧书,且书全部用纸包着,因而品相绝佳。但多为翻译作品,我感兴趣的古典文学和史料方面的不多。从中选了四本五十年代的《译文》杂志和“中国历史小丛书”《文成公主》,和摊主闲聊,言此批书花了几万块钱从一老教授家收得,多民国书,其中有郭沫若的签赠本,现只取出一小部分售出。但无论怎么问,不肯告之老教授姓名,想想聚书难散书则易,平生出一份感叹来。

  文庙淘书必须仔细地觅寻,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在一书摊处,就寻得一本小册子,是中州古籍1981年出版的《郑逸梅文稿》,封面由俞平伯题签,小三十二开本,仅八十八页,书中多郑逸梅题跋和序稿,对于“补白大王”郑逸梅所著书,见之必收。无奈摊主也识郑逸梅,坚不还价,只得购下。《郑逸梅文稿》印数五千,现恐不易得。虽已有六卷本《郑逸梅选集》,但见单本也不想放弃。

  遇书友,知其淘得一本王洪文著的哲学书,细看为1956年出版的,王洪文成名在“文革”后期,此王洪文非那王洪文,一乐。书友赠拍卖目录几册,知上海工美将于下周拍卖,友言可以去一看,其中有不少我喜欢的老期刊,起拍价也不高。参加过几次沪上的拍卖,感觉并不好,拍卖拼的是财力,少了一点淘书的趣味,但可以前往一试,只要价钱合适,也是一个获取旧书的渠道。欣然所约。

  淘书归,渐起风,知冷空气眀将影响申城,史上最热的夏天也将画上句号。有书淘的日子,如同企盼中的秋天一样的美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家装专版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八十年前上海流行提盒
物随缘来
明清旱烟盒浅说
书淘十月季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书淘十月季 2013-10-26 2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