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有过一次坐在黑暗的电影院,看了九个半小时电影的经历。
那是今夏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一部法国人拍的纪录片,《浩劫》,一些幸存者讲述纳粹集中营的故事。影片中镜头不断摇啊摇的,都是些无奈的绝望的眼神,通往不归路的无尽的铁轨,幸存者几分麻木、几分忧伤的叙述,缓慢的、似乎永不切换的长镜头……
整部影片,不管是被彻底灭绝的小镇废墟,是恐怖到极点的毒气室,还是那些上车前还衣香鬓影、在车上还款款品尝开胃酒、然而一下车就面临死亡、情绪崩溃的犹太淑女绅士,它们都不及一个一闪而过的小镜头,带给我的强烈震撼。
那时,在德国常常有火车把犹太人载到各地集中营,以便“集体解决”。火车上沙丁鱼一般拥塞的犹太人,透过逼仄的车窗,惊恐地看着外面自由的天空,揣测自己未知的命运。一个在农舍前玩耍的德国小男孩,抬起头看着列车上的犹太人,以一种胜利者的神情,欢快地抬起手,朝他们比了一个割喉的手式……
是的,小男孩,不会超过十岁,就学会了鄙视与仇恨。好吧,让我想起这个镜头的,是最近的美国一个电视节目的场面。
也是孩子。
美国广播公司10月16日一个深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邀请4位不同肤色的孩子组成“儿童圆桌会议”,一边吃糖一边讨论国家大事。主持人吉米·基梅尔问,“我们欠中国1.3万亿美元债务,怎样才能还完?”有孩子说“要建造大高墙,把中国人挡在外面”;有一个6岁白人儿童更语出惊人,“要绕到地球另一边去,杀光中国人”。
这档节目没什么影响力,但华人圈仍然愤怒了,网上数万人签名发出请愿信,联合抵制美国广播公司和吉米·基梅尔,表达对种族主义言论的坚决反对。
孩子话,犯得上小题大做吗?
是的,童言无忌,但值得探究的是,一个孩子,针对另一个遥远的民族,怎会滋生这样“脱口而出”的仇视?相信这个孩子,未必会忘记还上向同学约翰借的一美元,但是欠中国的巨债,这个孩子的逻辑居然是——威胁我们的人,索性灭了他算了。
孩子是张白纸,是谁画上了仇视的阴影?
关键在于孩子背后的成人世界。孩子,是谁教你生出“杀光中国人”的念头?
要知道,希特勒当年也是举国狂热的百姓民选出来的合法国家元首;而驱赶、虐待犹太人在当时的德国,也曾得到相当多百姓的强烈支持,邻里还不无庆幸,抢生意的人走了,“就是那个贪婪的犹太家伙,抓得好”……
而今,也不独是美国。9·11悲剧发生,此岸一小撮人也曾欢呼;韩亚空难有参加美国游学的中国学生罹难,也曾被一些同胞在网上幸灾乐祸……他们可都是成年人,是什么让他们对同样无辜的另一人群产生这样强烈的敌意?
仇恨不分青红皂白地叠加,埋下的苦难种子,殃及的仍将是最普通的百姓。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兴亡故事,足以说明。
有人说,美国电视绝对不敢播出对黑人也就是被尊称为非洲裔美国人的歧视性言论,那会带来大麻烦。这也是黑人兄弟数世纪抗争的结果。
那么,是时候要做些什么了。虽然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