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有关年龄的电子表格,居然开始使用到下拉菜单了,有没有感觉到淡淡的忧伤?
最近几位朋友相继步入婚姻的礼堂,新人差不多都是30+的年龄。我们的父母,在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张罗着孩子上学,忙碌着经营家庭。而我和我的同龄人,大多还在不慌不忙地寻找自己或对象,且进程缓慢。
一家约会网站最近针对单身青年发起调查,“遇不到合适的人”是大家还“单”着最主要的原因。在“月入过2万者哪里最多”的调查中,性别分布图显示,白富美聚集北上广,高富帅遍布香港台湾和西藏。精英和底层上演“世间最远的距离”,不知是不是在暗示,倘若想找个经济“门当户对”的人,越过祖国千山万水更容易相会?
接受问卷的6万多人里,有1045位恋爱次数、三个月内约会或朋友聚会次数、一年旅游花费皆为0的“四0青年”。尽管要遇到合适的人确实需要缘分,但竟然有那么多“死宅”还真有些意外。统计发现,这些青年相对学历低、收入不高、工作时间长。而实际上,“宅”在家的大龄青年还真不是少数。最近遇到一位社工机构负责人,他们的团队正定期为社区困难家庭里那些不工作不结婚不社交的大龄宅男宅女组织活动。
洗剪吹搞一个平刘海装嫩,可爱却又觉得有点可耻;大学里的dota(网游)一打就停不下来,转眼间毕业已经十年还在和一群90后联机,感觉有点不好意思;理所应当地享受爸妈的照顾并且以为撒娇就是回报,这样的逻辑感觉不对劲……是的,30+,无论单着、婚着、生着,生理年龄没有为心理的成长放慢过脚步,社会角色身上的担子正在慢慢变沉,微茫之感无处不在。
昨夜今晨,我们的国家又站在了新起点。大时代三十而立,慷慨激昂。有学者评论回顾改革这35年,过河摸过的石头不计其数,有的成为进步的基石,有的留下许多疑问。未来,无论大时代迈着多大的步伐,倘若不能为那些遗留的疑问解答,永动机上的小螺丝将会感知更多困惑而缺乏动力。
社会的每个个体有着完全不同的步调,酝酿着滋味不同的小世界。在小世界里,小人物的三十而立,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