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景春:不指望一夜爆红
包子猫
图 IC
▲ 《警察日记》剧照
  ◆ 包子猫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王景春这个名字显得有些陌生,而一旦看到他的照片,或许很多人会反问:“咦?这不是刘桦嘛!”对于这个有着些许尴尬的小误解,王景春本人倒并不反感,他甚至笑嘻嘻地说:“其实我比刘桦长得好看多了。”在百度百科上,给王景春的字条是这样的: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名副其实的科班出生,曾在多部电视剧和电影中饰演不同角色,演技极佳。2010年4月,他凭借在《疯狂的玫瑰》中的出色表现,摘取了“百合奖”影帝的桂冠。今年10月,王景春主演的《警察日记》作为唯一一部中国电影入围东京电影节,他本人则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称号。

  和王景春聊天很愉快,他没有很多明星“端着”的那种架子,平易近人,说话也很直接,黝黑的脸上总带着若隐若现的微笑。他说自己擅长的是饰演倔强而平凡的小人物角色,“我拍戏的时候,总是分不清自己是戏里的我,还是真的我,我会把自己掰碎了重新排列组合。”北漂10年,王景春终于通过不懈努力斩获今日的成就,他坚信,有多少艰辛就有多少收获,“我有野心,对演戏有野心,但我不指望一夜爆红。”

  警察专业户

  在多部警匪电影中均有上乘表现的王景春,俨然已成为了“警察专业户”。在《疯狂的玫瑰》中,他出演了一位骁勇善战的警察,为查案与歹徒斗智斗勇,不惜弄得伤痕累累。无论是心理戏还是动作戏,王景春总是能准确抓住人物性格该有的神韵和表现,亦正亦邪的外形、精湛到位的演技、拼命三郎的敬业精神,让观众大饱眼福之余又回味无穷。

  在“东京影帝”之前,王景春最被大众熟悉的角色大概是《Love》里的那个北京片儿警,在赵薇和赵又廷的故事里阴差阳错成个了冷面媒人,但是喜感十足。提起这角色,王景春也很自得:“大家都挺喜欢我那个角色的,其实我是个喜剧演员。”他说自己愿意尝试各种风格的角色,上大学的时候,他的老师研究的就是意大利著名剧作家哥尔多尼,现代喜剧的开创人。“后来我大学排了很多独幕剧的片断,包括毕业大戏都是喜剧。《Love》我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演喜剧,大家还特别喜欢。在宝岛台湾举行发布会的时候,很多记者都问豆导(钮承泽)第一个大陆公安是谁演的,他怎么没来?”王景春呵呵笑着,“连豆导的妈妈都打电话给他,说自己是我的粉丝。” 

  有趣的是,王景春聊起上戏的学习生活时,透露自己在学校演话剧的时候曾经和徐峥导演合作过,“徐峥是我师哥,我们很早就认识了。我在上大三的时候,他就要搞实验话剧,就找了我,我们一块儿排练的。之后他的《搞定岳父大人》找过我一次,刚好我签了别人的戏,没有合作成。”边上,王景春的经纪人插嘴说:“他和陆毅是同班同学。”看着笔者张大了的嘴,王景春面带歉意:“我长得实在是有点着急,哈哈。其实我现在特别想演喜剧,很想跟葛优老师一块儿演一次,也特别想演冯导的戏。”

  为戏“豁”出去

  王景春此次在东京“加冕”,是继张艺谋(《老井》)、牛振华(《背靠背脸对脸》)、朱旭(《变脸》)、王千源(《钢的琴》)后,中国演员第5次夺得东京电影节影帝。该片讲述了内蒙古东胜市公安局局长郝万忠的真实事迹,截取了郝万忠在当警察14年间写的68本日记里的部分事件展开,从28岁进入刑警大队,因好学钻研业务,破案2000多起,最后成为公安局局长。王景春坦言这部影片其实是个命题作文,受到邀约时甚至让他提不起兴趣,但在看过剧本后却被影片的人物性格所吸引。“这不是一部高大全的主旋律电影,虽然是个英雄模范人物,但是他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也有脾气,他不是一个圣人。” 

  在《警察日记》中,“警察专业户”王景春再次饰演一位人民警察郝万忠,为了区别之前的警察角色,王景春不但学习当地方言,采访了很多郝万忠的同事、朋友,多次去翻阅郝万忠的日记揣摩人物性格,还收集了郝万忠所有的视频音频资料,“我就一直看,通过这种方式进到他的内心世界。”甚至牺牲形象为角色增肥20斤。王景春说:“在拍摄过程中,我把我自己扔了,把角色放到最大,拍完后家人发现我都走远了,演完局长脾气都长了。我的助理很倒霉,一直被我骂得一愣一愣的,我有点人戏不分了,我把角色放到最大,把自我尽可能缩小,一个好演员是要有一种豁得出去的精神,为了郝万忠我是豁出去了。”

  此外,吸引王景春最终拍板决定出演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该片的导演宁瀛。宁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留学意大利,深受意大利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作品带有强烈的纪实风格。王景春表示:“她对电影有很多的构想很大胆,精心的设计框架和电影语言,结构和镜头让人觉得非常非常的自由,打乱了时空的概念,甚至在一场戏里面由5个不同时空编织而成,看似形散但神不散,带领观众走进郝万忠的内心和生活环境。”

  不奢求爆红

  获得东京电影节影帝的殊荣,王景春当时激动得红了眼眶,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个意外的惊喜,“我真的没有想到,我觉得能去参赛已经是个荣誉了。今年我40岁,我40岁的时候能够有这样一个奖,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对我表演生涯的一个肯定,其实对于我人生来说,在我40岁的时候,我能够拿到这样的一个奖也是对我本身的一个肯定。”但是,东京电影节上的载誉归来,并没有让这些影帝回到国内后尝到爆红的味道。除了找他演戏的人多了些之外,其余的似乎都没什么变化,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连片酬都没涨”。“我这人就是人缘好,脾气也好,谁说:‘哎哥儿们来,咱这儿玩一把”,我就来了。如果是文艺片导演更什么也不用说了,因为我偏好文艺片。” 

  王景春告诉笔者,自己离开上海到北京北漂开始整整十年,从人生地不熟,没有戏拍,到有人肯用他,再到摘掉上海演员的帽子,现在终于能有现在这个成绩,对他来说是一种欣慰。“我北漂的经历我从来不愿意跟别人说,因为我以前看到一些我的朋友,业内同行他们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说到他们痛苦的事情和比较凄惨的事儿。我从来不想跟任何人说,那个就是我的生活,那就是我的命。我太喜欢电影了。不管怎么样,好也罢,差也罢,我觉得这个事儿是我喜欢干的事儿,这个事儿一直支撑着我做下来。”或许,没有那些坎坷和磨练,就没有今天的王景春,说起这些,他自己也有些动情,“我相信有多少艰辛就有多少成就。我渴望成功,有野心不是什么坏事,野心也可以是一种上进。奖项对我来说得之不易,我会好好珍惜,踏踏实实地拍好每一部戏。”

  不框死自己

  关于未来,王景春任何类型都愿意尝试,“我演警察的两部电影《疯狂的玫瑰》和《警察日记》都获了奖,但不是说我喜欢演警察,其实我喜欢各种各样的挑战。”此前,王景春曾演过情景喜剧《都市男女》,演过文艺片中的知识分子,甚至演过悲剧。“我愿意不同的尝试,我不想把自己框死。”他透露,自己之后两部电影是爱情喜剧,“我准备演几个喜剧过过瘾,再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再试试。”对于如今很多明星“演而优则导”的现状,王景春承认自己也想过往导演来发展,“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自己的一个追求吧。演员演戏本来我在从事这个职业就是一个特别快乐的事儿。我觉得拍着拍着有些东西会想自己去表达,想通过电影这种形式来告诉别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一些感知。我也有这种想法和诉求,看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吧。”

  笔者开玩笑地提醒王景春,他的“囧”字脸可能会限制他对于某些角色的尝试,他对此也并不恼:“我天生就长这样,小时候我的小学老师指着我对别人说:‘你看那个同学,8点20。’后来知道他是说我的眉毛,像8点20的指针。”一边回忆,王景春一边哈哈大笑,“现在大家都说像囧字,我觉得也挺好的,我是属于天生丽质型。”经常有些不熟悉王景春的人,把他认成《疯狂的石头》里的“道哥”刘桦,“其实我比刘桦长得好看多了。”王景春说,“有一次,我俩在一个饭局上还碰见了,碰见了以后他就说:‘兄弟,现在网上评比说咱们两个人的相似度是80%。’后来他在他的手机上留我的电话名就是‘和我长得最像的兄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本期导读
王景春:不指望一夜爆红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B01王景春:不指望一夜爆红 2013-12-01 2 2013年12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