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些地方小产权房销售依然火爆。分析人士指出,在建、在售的小产权房属于“歪门邪道”,化解小产权房的矛盾,迫切需要开“正门”、堵“邪道”。
违法销售火爆 行政执法乏力
记者在北京市小产权房比较集中的昌平、通州、房山等地采访了解到,由于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不断升值,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于是“歪门邪道”的小产权房乘虚而入,一些商家误导购房者“绝对安全”,导致消费者跟风购买。
在重庆沙坪坝区中梁镇,天蓝雅园、中粮名都、麒麟香山等7个小产权房楼盘违法占地150亩,还包括88亩的耕地。多年来屹立不倒,近来还出现了主销小产权房的中介机构,其中一位经纪人李女士对记者说:“麒麟香山是镇政府集资建房,虽然是小产权,但绝对可靠。”
另一方面,在小产权房热销的同时,国土部门的监管和处罚显得比较乏力。重庆市沙坪坝区国土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非法用地,国土部门只能走“停工通知、处罚决定、行政复议、行政通知、法院诉讼”的程序,周期长、效果差,对于违法者缺乏威慑力。
争夺农地溢价 矛盾冲突加剧
在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有一处低密度的小产权房闻名全国。在其“隔壁”,白各庄村开发建设的40栋楼房赫然矗立。这些小产权房售楼处就设在村委会。
已经入住的村民王女士对记者说,这些楼房是以农民回迁房名义建设的,实际上大部分卖给了村外市民,村里因此获得了巨额收益。
“小产权房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城乡之间对于农地溢价的争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指出,“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城市开发垄断了农地升值的收益,农村方面难以分享其收益,容易诱发‘歪门邪道’,小产权房现象就是一例。”
旺盛的需求吸引了众多的逐利者,包括一些政府机构、村委会、社区股份制公司人员和私人开发商。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镇为例,原镇长兰永连、原副镇长邱国全以及原沙坪坝区国土局干部刘勇等人,由于为该镇建设小产权房“开绿灯”而受贿被判刑,山水苑和天蓝雅苑开发商吴腾兵也由于行贿被拘捕。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江帆说:“小产权房违反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但长期以来,有关部门查处措施不力,使得这一问题复杂化。”
区别存量增量 兼顾公利私利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995年到2010年间,全国小产权房竣工建筑面积累计达7亿多平方米。
业内人士建议,处理小产权房问题,应该区别对待“存量”和“增量”部分,采取不同方式处置。
一方面,对于在建、在售的小产权房,有关部门必须坚决查处;另一方面,对于存在多年的“存量”部分,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某村村主任安国梁说,村民们希望农村土地升值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农村建设用地能够名正言顺地进入市场,治理小产权房也会取得成效。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孔祥鑫 朱东阳 张琴 赵宇航 (据新华社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