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杏仁清肺,我时常喝用杏仁粉冲泡的杏仁茶,还特别喜欢那一道饭后甜食杏仁豆腐。可女儿却讨厌杏仁的味道,到了厌恶的地步,凡是带有一丁点杏仁味的或者根本不是杏仁貌似有杏仁味的东西,她一概拒绝。我很想不通,“难道小时候她咳嗽药水喝多了?”
在台湾,随两个年轻朋友参加原住民的通宵夜祭,等待凌晨最后的仪式时有点犯困,没事找事,来到一小摊请她们喝杏仁茶。隐约感觉她们看着杏仁茶有点发愣,可我光顾着吃喝聊天,没在意。不料,其中一位回家后专门给我写了一封长信:
“您竟然喜欢喝杏仁茶!……杏仁茶的气味……在台湾长大的小孩记忆里是有一些特殊性的,接近‘驱逐’……在台湾有一种很常用的厕所清洁剂,有一种近似杏仁茶的味道。有一些人不想喝或不敢喝的理由可能是这一层生活经验的联想。”
她小时候和妹妹弟弟一样都很怕杏仁茶,很奇怪大人为什么在吃饭的地方老是要摆一罐味道特重的杏仁粉,爷爷爸爸还最喜欢泡杏仁茶来喝。在她的心目中,不怕喝杏仁茶的人应该就是长辈,以至于念上博士了,她竟然主动去买一杯杏仁茶,也搞不清“自己这么做是因为看到杏仁茶就会想到家乡的长辈,还是要确认一下我‘不是小孩了’”。
“大陆来的老师,常常听到他们想找好吃的牛肉面、道地的什么菜,或找茶叶,我没什么印象有人想找‘杏仁茶’喝。而我还以为只有台湾人喝杏仁茶(笑)。”
台湾小吃世界闻名,观光客去台湾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尝小吃,也差不多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爱。我呢,却是把喝遍台湾各地的杏仁茶当成专属的“旅游项目”。
新竹清华大学对面,往市区方向的那个红绿灯转角处,有一家豆浆专卖店,同时也卖杏仁茶。这家的杏仁茶,味道清纯温润,适合半温半热地喝。老板娘说,杏仁里加了一些大米、一点点冰糖。不过更具诱惑力的,是这家的杏仁茶特便宜,2升装的一大瓶,才100块台币,提溜回招待所慢慢喝,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台湾朋友还推荐了另一家喝杏仁茶的好去处。在新竹城隍庙旁,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第一次去,我来来回回,找了老半天也没找到。按说人再冒失粗心,要找自己爱吃的东西,也不应该找不到吧?于是回招待所上网查到店家的确切地址:新竹市中山路105号和107号间。再去,这才发现,那个地方我其实来来回回经过了好几次,皆因店家的招牌太小,只草草写了“花生仁汤”四个字,难怪我这样专注死硬的吃货没能发现。不过,台湾有不少有名的面食店、小吃店,都这样不挂显眼的招牌,好像专门要考考吃客的“找功”。
这家小店专卖杏仁茶和花生仁汤,杏仁茶醇厚香浓,被台湾网友票选为“全台前十大好吃的店”。网友介绍说,这家小店已经撑过了半世纪,老板是第3代店主了。老店主在日据时代每天挑着杏仁茶和油条的担子四处叫卖。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碗杏仁茶竟然还会代代相传卖3代。
小小一碗杏仁茶,制作却很花功夫。首先要选好品质的杏仁,从碾碎,按比例混合苦杏和甜杏,到最后的熬煮,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熬煮的3小时里,人必须守在炉锅旁不断搅动,煮出来的杏仁茶才会均匀没有苦味,而且杏仁与水融为一体,不管静置多久,杏仁的微粒也不会沉淀,好味道久久不散。如此用心熬煮的杏仁茶,大碗台币50元,小碗台币30元。杏仁茶配上一根油条,真正的人间美味!回上海后给自己列了一个“再去台湾时必去之地”的单子,这家杏仁茶小铺也在其中。
喝杏仁茶好像是台湾本省人的习惯,所以,台南的杏仁茶小摊更多,我几乎是走到哪里喝到哪里,不挑不做攻略。唯独“阿卿杏仁茶”是我看了旅游书的介绍专程去的,才到路口就看见排着一长溜的队。天,杏仁茶的喝客竟有那么多,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啊!据说,每天都是这样的长队。
我排着队,倒是有了时间悄悄地打量老板娘阿卿。那是一个五官漂亮到精致的中年大嫂,衣着也很亮丽,只见她手脚麻利地收钱找钱,口齿清楚地跟客人对答。结果,喝完阿卿家的杏仁茶,我倒不记得茶有什么特别,只记得老板娘阿卿漂亮。
一个人爱吃什么,往往跟记忆有关。现在,我更爱杏仁茶了,不清肺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