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这位似顽童般可爱的老先生,将自己童年时与小伙伴打闹时留下的伤痕称之为“梦痕”。随着他对童年之梦的回忆,我也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来。
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大大小小的“熊孩子”们总是在一起嬉闹。那时,我们踮起脚尖,那片青翠的叶子却总是离我们的手有一步之遥。那时,我们总是缠着大孩子,要他们给我们讲课,教我们认字,给我们讲故事。大孩子们心情好的时候,便从口袋中拿出几截短短的粉笔,一板一眼地学着老师的样子给我们讲起课来,我们窃笑一下,老师就板起脸,煞有介事地呵斥道:“好好听讲!不好好学习,看你们长大了怎么办!”过了一会,老师也忍不住,“扑哧”地笑出声来,和我们闹成一团。那时候,我们不知道忧愁为何物,心中只有看过的动画片,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和玩耍的“圣地”。
再长些年岁,“小老师”们成了初中生,对我们发出的一起玩的邀请不屑一顾。我们从他们书房里成堆的习题和疲倦的眼神中预知了童年的消失。
那些一直摘不到的树叶,现在已经触手可及,可我们早已没了摘树叶的兴致。生怕童年像那片树叶一样从树干袅袅飘落,然后慢慢消失。看过《小飞侠》后,我们开始努力想要保全自己的“永无岛”,可无济于事。最终,我们还是告别了童年。
当我们开始懂得丰子恺的“梦痕是在儿童世界里犯了错误被流放到万恶的成人世界的刺金”时,我们开始悲叹,开始追忆。
既然已经回不到那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总是踌躇不前又有什么用?不如看开些吧。就像太宰治在《心之王者》中说的:“离开了神的左右,可以分割土地做农民,亦可当商人,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得到不同的乐趣。但与神同在,纯净无垢的日子,早已回不去了。”反正回不去,那么就安享现在吧,不能玩耍嬉闹,就从攻克难题中获取欢乐吧,不能嬉皮笑脸,就从严肃从容中寻找乐趣吧。
回首童年,既喜且忧,偶尔凭着“梦痕”追忆即可,不必过于悲伤。大胆地前进,坚定不移,不要让现在成为遗憾。大学里的美景,永远缩在小小的“永无岛”里的人是看不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