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侵权第一案”上午开庭
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侵权索赔5000万
袁玮
  本报讯 (记者 袁玮)被媒体称为“网络侵权第一案”的网络安全公司奇虎360起诉《每日经济新闻》涉嫌虚假报道、商业诋毁纠纷一案经变更案由,移交徐汇区法院审理。今天,该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今天的庭审上,奇虎360认为,今年2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组织匿名作者采访匿名人士,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未对360任何采访的情况下,在电子报以及其运营的“每经网”首页显著位置刊登诋毁抹黑360公司及产品的文章。原告称,这些文章用比喻和妄想代替事实,以匿名人士和竞争对手的言论并加以各种谣言夸大传播。文中所谓的调查也并未经过权威技术认证。《每日经济新闻》的虚假新闻严重损害了公司和产品的商誉,要求停止侵权并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经济损失5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在法庭上认为,报道刊发前记者采访了众多技术专家,并现场技术实证。所有采访均有书证、物证和相关视频音频证据。该报道是正常的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来源有据,不存在失实之处。报社基于对记者和采访对象人身安全的考虑,对记者和个别采访对象采取了化名。这也是新闻媒体出于保护记者和消息源的合法方式。报道引用的材料来源和采访主要针对360软件所涉及的网络安全技术,都有正式合法途径,作为新闻媒体已经尽到了审查义务。被告作为新闻媒体没有故意侵权的故意,而且有实施新闻监督的权利。报道作为批评性报道,用词比较尖锐,但是不存在所谓的侮辱和丑化。该报道目的也是提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注意所面临的隐私风险,同时呼吁互联网企业规范自身的行为,加强自律合法经营。

  今年2月27日,奇虎360以商业诋毁纠纷为由向一中院提起诉讼。3月4日,一中院立案。后原告提出申请,即变更案由为名誉侵权纠纷。案由变更后,案件不属于知识产权中的不正当竞争,一中院将此案转至徐汇区法院审理。

  另据悉,由于案件比较复杂,庭审将持续两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民生十问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养生
   第B06版:心理·调查/健康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8版:心理·情感/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黑澡堂”关了 “木柴山”移了
便民浴室生存艰难 希望政府能“添把火”
一男子捅死女子后跳楼
车载卷钢滑落堵塞车道
惯偷窃车露馅末路狂奔 武警演习途中顺手牵贼
【送来榨汁机破损】
“网络侵权第一案”上午开庭
征集令
广告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11“网络侵权第一案”上午开庭 2013-12-30 2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