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民生十问
     
本版列表新闻
“12345”在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事项办结效率、宣传推广力度等仍有待提高——~~~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12345”在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事项办结效率、宣传推广力度等仍有待提高——
一岁多市民热线能否“更上层楼”?
徐轶汝
■ 去年开通的市民服务热线努力为市民排忧解难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本报记者 徐轶汝

  作为一条年轻的、被寄予厚望的市民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本报“12345一周热线速递”专栏对此也做了大量的报道。年终岁末,我们请来3位政协委员,从内部管理、顶层设计等方面为市民热线“号脉”。

  权威性如何加强?

  “我有一个鲜活的例子提供给你。”记者刚说完采访意图,市政协委员周天平立马抢过话头。原来,一个月前,他曾致电“12345”反映青浦区徐南路上有一个长1米、宽40厘米、深20厘米的大坑,“快一个月了,没人管,车辆经过时紧急避让,很危险。”记者查看热线系统后发现,这张标注为“急”的工单被转派至市建交委12319热线,12月4日承办单位回复称,将派养护公司尽快维修。

  然而,记者12月23日采访周天平时,他却说,这个大坑一直没人来修!周委员说,打电话之后两三天,他接到路政部门的回复,“说这条路属于郊县公路,暂时没有经费维修。”又过两三天,周天平收到“12345”发来的回访短信,“我当然选了不满意!”

  对于回访结果为不满意的工单,市民热线会派发回访复核单,要求承办单位重新办理,超时仍未办结的,启动督办协调程序。记者了解到,督办工单重新派发至徐泾镇政府后,大坑在2天内修复完毕。

  “这个案例说明,还是有个别单位存在推诿的情况。”周天平表示,市民热线的权威性,会因为个别的“假办结”事项而受损。针对这些情况,必须经由顶层的制度设计来解决。

  首先,“12345”的协调督办组是第一道屏障。全年督办的160多件事项大都涉及公共安全和民生问题,协调督办组工作人员现场督办232次,记者也曾多次参与其中。不少区热线办的负责同志坦言,作为二级承办部门,要协调区级委办局“干活”,常常推不下去。“若市热线办的同志能来一下,我们协调起来就更方便。”

  第二道屏障,是市热线办与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共同构建的“三位一体”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其中明确规定了8种会被纳入“三位一体”会商工作范围的情形,一些推诿塞责的事件将交由3方联合上门督办,或上报市政府领导,更严重的将移交市监察局,启动行政效能监察程序。

  今年夏季,市民热线发现,家电维修市场“李鬼”太多,网络虚假信息、虚假“小广告”、冒用售后维修电话等现象频出。在今夏3个月全市家电报修量同比增长70%的背景下,这个问题显得尤为严峻。启动“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后,结合媒体的监督,市商务委于9月17日起展开家电维修市场专项整治,公布家电维修“正规军”名单。

  即将建立的第三道屏障,是“12345”市民服务热线群众满意度测评系统。市监察局将据此试点对承办单位进行市民热线工作行政绩效考核。考核指标包括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满意率,重点对投诉类事项的解决率、处理效率及群众满意率进行量化考核。这对减少推诿、扯皮等现象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号通”何时真正实现?

  今年11月,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热线“54521128”正式并入“12345”。这也是市民热线开线以来,第5条被并入的政府热线,其他4条是水务热线、政风行风热线、信访热线和“12365”质量热线。

  以今年10月8日并线的市质监局“12365”质量热线为例,由于这一号码是全国部委办的统一号码,不能销号。所以,市民既可以拨打“12365”,也可以拨打“12345”,但接听全由“12345”承担,呼叫系统合二为一。这样一来,“12365”就能将工作重心移至来电事项办理,同时精简呼叫中心的管理层和话务员。成立之初,“12345”的目标是要实现公共服务热线的“一号通”,可按照目前的速度来看,任重道远。

  市民热线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不能将“一号通”简单地解读为并线。相对来说,整合各条热线的资源为我所用更加重要。市政协委员周天平认为,依靠政府热线“自觉”接受整合,不现实。建议市政府部门尽快拿出一个整合标准,制定整合时间表,“根据席位数量‘切一刀’,数量不到的,限时完成整合。”周天平说。

  如何让热线“越来越热”?

  “12345”目前的日均来电数量为4700个左右。至今年年底,接听来电总数已经突破150万个。然而,在市政协委员凤懋伦看来,“12345”的知晓度并未如数字显示的那么高。“我曾经在身边的同事、朋友当中做过一个小调查,问他们知不知道‘12345’?结果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以为是个一般的咨询电话。”这个结果让凤懋伦很担忧,他认为,原因就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宣传举措一上去,电话量马上就蹿一蹿,所以一开始的宣传策略比较温和,属于循序渐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管苏清说。

  不久之后,人们坐轨交时就会看到“12345”的灯箱广告;明年,“12345”话务员有望坐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直通车栏目,为市民解答各类问题;过完春节,“12345”还将举办“市民开放日”,邀请老百姓到呼叫中心参观。管苏清表示,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网上座席”。

  接听效率怎样提高?

  每天上午9时至11时,是“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最忙的时候,140个座席全部占线,话务员上厕所都得小跑步。

  衡量一条热线是否成熟,每天来电数量和平均通话时长是两个硬指标。特别是后者,考验着热线内部机制是否顺畅,话务员业务能力是否过硬。平均通话时长短,相同时间内的来电数量就多,更多的市民能得到服务。

  目前,“12345”的平均通话时长为8分钟,包括5分钟的通话时间和3分钟的后台录入时间。记者发现,由于“12345”覆盖的业务范围广,每通电话的时长差异很大。咨询类来电,话务员只要根据知识库系统解答即可,三五分钟就能完成;而求助类和投诉类电话的接听时间相对较长,有些事项本来就比较复杂,加上市民一讲话就刹不住车,讲上个把小时的情况时有发生。

  管苏清表示,要想压缩平均通话时长,关键是加强话务员的业务能力。“12345”的话务员平均年龄低于30岁,以“80后”“90后”为主,当务之急是提升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引导能力,“概括能力好的人,可能不需要3分钟的后台处理时间,一边通话一边就能完成。”

  【记者观察】

  盼“热线宝宝”成长为“公仆热线”

  年轻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就好比一个一岁多的宝宝,刚开始,大家的期望很简单,只要他身体健康、活泼可爱就好,但随着宝宝渐渐长大,人们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不仅希望他懂事、听话,还教他读书写字,希望他的聪明智慧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成为父母的骄傲。

  对市民热线的关注也是如此。最初,市民来电求助、投诉的事项能否顺利办结,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媒体的报道也集中于此。但随着来电数量的增加,关注的目光渐渐转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接听效率能否提高?头3分钟通话费用能否减免?一号通如何才能尽快实现……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各方也开始反思,市民热线的顶层设计还有哪些不完善之处?正所谓“旁观者清”,这也是我们要请政协委员给市民热线提建议的原因。

  其实,市民热线并非上海独有的产物,北京、合肥、济南的“12345”都已是运营非常成熟的热线。不可避免的是,也常有人拿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相比较。鼓励也好、数落也罢,都是关爱的不同表现形式。殊途同归,最终大家都希望“热线宝宝”能够茁壮成长,成为上海市民交口称赞并引以为傲的“公仆热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民生十问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养生
   第B06版:心理·调查/健康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8版:心理·情感/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一岁多市民热线能否“更上层楼”?
新民晚报民生十问A13一岁多市民热线能否“更上层楼”? 2013-12-30 2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