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松江区打造覆盖全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松江区打造覆盖全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松江区打造覆盖全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松江区打造覆盖全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松江区打造覆盖全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松江区打造覆盖全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江区打造覆盖全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家中也可享社区康复干预
金恒
  松江区整合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中心医院、乐都医院等康复资源,构建了覆盖全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患者在综合医院度过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后,可以转至康复中心后续康复,也可出院后在家中享受社区的康复干预。 

  逐级转诊

  社区康复扫除障碍 

  不久前,48岁的刘先生发生了颅脑外伤,经过综合医院的治疗后,他转到了松江区乐都医院,接受了一个半月的康复训练。当他独立行走二三十米距离已不成问题,并经过语言、认知、运动等各方面评估后,刘先生得以正式出院。 

  刘先生回家之后,新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治疗师王医生“跟进指导”。两个月后,王医生在一次随访中发现,刘先生的上肢功能有退化的迹象。他立刻向乐都医院康复科主任袁海新报告了病人情况,然后请松江区中心医院康复科主任郝又国一起来到病人家中,制定了下一步在社区接受康复训练的计划。一个多月的康复后,刘先生的各方面功能恢复良好,重新具备了回归社会的能力。

  “2013年,从综合医院转介康复中心的有143位患者,从康复中心转介社区康复医学科的有46位患者,大多是病情稳定的脑卒中、骨折、关节置换、脊髓损伤等患者。”松江区中心医院兼乐都医院院长高臻介绍说。 

  康复病区

  安上红绿灯横道线 

  “康复病人的转诊,卫生部有一套评估标准。符合一定条件后,可以从三级医院转到二级医院,二级到社区。”陈文华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2012年,乐都医院作为区域康复中心,增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中心,陈文华的工作重心,也放到了这里。 

  在医院内,3楼4楼皆辟为康复医学科病区,目前有85张床位,明年预计将增至100张。2楼是康复门诊大厅,地上划着醒目的人行横道线,远处有一盏“红绿灯”。陈文华介绍说:“这是康复病人功能评估的一个模拟情境,例如他要出门买菜,马路有30米宽,红绿灯20秒。我们就看看他,能不能在20秒内走完30米,如果可以,说明他通过了该项评估。”在6楼的康复训练区的作业治疗室内,还有很多模拟的生活情境,例如插销、开关、旋转瓶盖等,其他的还有运动治疗、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

  康复中心还建立了一套信息转介平台,所有患者的康复记录、康复指导能无缝化地传递给康复体系中的所有成员,并实现跟踪随访。   本报记者 金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民生十问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养生
   第B06版:心理·调查/健康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8版:心理·情感/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100万年差1秒 助北斗精准定位
家中也可享社区康复干预
原创学生舞蹈踏出青春节拍
“色”里藏刀 扣费宰你没商量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7家中也可享社区康复干预 2013-12-30 2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