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大成功研发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
~~~上大成功研发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
~~~上大成功研发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
~~~上大成功研发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
~~~上大成功研发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
~~~上大成功研发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
~~~上大成功研发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
     
2014年01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3分钟传回南极冰盖数据
上大成功研发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
王蔚 赵一凡
  本报讯 (记者  王蔚  实习生  赵一凡)与科幻片中变形金刚式的巨型机器人相似,近日,在我国的第30次南极科考队伍中,出现了一位新“成员”——由上海大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自主研发的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上海的研发人员已经通过铱星实时收到了远在南极的球形机器人发回的邮件。昨天,上海大学宣布,经查验,球形机器人采集到的数据全部正确无误,按预先设计的系统,每隔3分钟都有一次数据的更新,说明其内部各个系统运行正常且稳定。

  设计成球形更实用

  2012年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中,使用了一款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并让它首次自主行走在南极冰盖。而此次的球形机器人则不同,在通过测试后,它将真正实现在南极的登陆和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该款球形机器人的设计,借鉴了美国的球形机器人先例,目的在于更为方便滚动和实际运用,较之前国内的极地机器人设计有了质的创新和突破。

  其直径为2.8米,由双层柔性球膜组成的具有柔性减震功能的外部球壳保护系统、球形内外大气联通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以及内部通信系统等构成。内球体表面装备的太阳能薄膜,为球形机器人身上的电子设备提供电源。外球体在风力驱动下可进行长航程极地漫游,风力无穷则动力无尽,与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中运用电力驱动的机器人相比,能行走更远的距离。

  可投放于未知区域

  该机器人是由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龚振邦、罗均、谢少荣教授、唐智杰副教授和蒲华燕博士等组成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目前尚在测试阶段。上海大学在邮件中所获得的信息,就是近日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在南极数据空白地区测得的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及机器人定位信息和运动速度等参数。

  据悉,在本次科考顺利结束后,研发人员还将综合各项数据,再对这款机器人进行改良,准备随我国下一次南极科考队再次出征,并正式投入应用——在今后可将球形机器人作为抛弃型科研工具,投放于埃默里冰架未知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以便为超长航程南极科考工作提供有效的测量手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地产资讯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地产资讯
   第B10版:地产资讯
   第B11版:地产资讯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市场之窗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B16版:广告
我们常常忘记大学里的“人”
“无试卷考试”考验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开放大学 开设出租车大专班
民用海洋测绘 应用研究中心成立
上海戏剧学院发布招生计划 多数专业录取看重文化成绩
每3分钟传回南极冰盖数据
调查显示家访不受家长欢迎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10每3分钟传回南极冰盖数据 2014-01-09 2 2014年01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