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看到,朱先生反映的这座桥名叫俞塘16号桥。桥一侧竖着块牌子,写着“危桥”二字,但桥的两侧并没有设置路障,因此仍有不少人来往通行。这座桥长约50米,宽约2米,桥梁西侧设有护栏,但东侧只有一根供水管道微微高出桥面30厘米。除了行人外,还有不少骑着摩托车、助动车的居民为了图方便,直接穿行通过此桥。当两辆车在狭窄的桥上“相遇”时,靠东侧的骑车人往往要把大半个身子探出桥外,让人不由得捏了把汗。
小区居民王老伯告诉记者,俞塘16号桥30年前建造,当时是专门为了生产队的拖拉机来往河道两岸所设,因此并没有设置护栏,直到后来用于两个小区的居民出行,才在西侧安装了护栏。居民们对于这座桥可谓“又爱又怕”。如果要从蓝天二村到北岸的一村,从小区外的环城路绕行的话,至少也要15分钟,而走这座桥只需要短短1分钟。然而,让人担心的是,桥上没有照明设施,而且桥面也比较破旧,东侧的这根高出桥面30厘米的管道其实也起不到阻挡的作用,夜间走这座桥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随即致电松江区中山街道城建科,工作人员表示,早已获悉该危桥情况,之前曾经请专业部门做测评,因桥面承受力有限、加上桥身头尾空间长度不够增设引桥,所以不能重新翻建;了解到居民希望保留此桥的呼声,因此最近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协商方案,重新进行测评后考虑对其维修并加固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