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手写春联
郭树清
  郭树清

  春联可谓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祖宗先辈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

  过去,在崇明老家,每年进入腊月,乡亲们就开始为新年忙碌起来,杀猪、宰羊、蒸糕,购鞭炮、年画、红纸,书写和张贴春联更是缺少不得的。

  那时候的春联都是自制手写的,乡间几个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文化人,每逢春节,便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一个个各显身手,先是娴熟地将整张红纸按门窗大小进行裁剪,然后笔走龙蛇,遒劲有力地挥毫书写,当一张张鲜活的“墨宝”跃然纸上,顿时引来一阵喝彩声。此时,人们围聚而观,如看西洋镜一般,也有人当场对他们的书法和内容进行品评,似一场书艺汇演,其乐融融。然而,他们都是自备笔墨,并不要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每当家家户户把一幅幅色彩光鲜的春联贴好,整个村里好像流光溢彩,焕然一新,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为浓浓的年味增添着幽雅的意境。

  春联的内容和语意较为得体地反映着百姓普遍关心的事物景象,既表达老百姓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深情祝福,又顺应时代特征和各家各户、各行各业的个性化特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春联的内容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幸福人家庆有余”、“年年迎春春常在,岁岁祝福福满门”等,人们期盼百福临门,天下太平……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春联在恪守传统中,因时而变,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变换着新的内涵,尤其改革开放,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联的内容也变成了“政策落实天地宽,勤劳致富幸福长”、“一心一意跟党走,同心同德搞四化”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团结爱国、勤劳致富、吉祥如意、向往未来的时代新特征。

  春联充满人们的生活气息,装饰了中国历代百姓的梦,点缀着一代又一代平凡的生活追求。近年来,在乡间很少有人挥笔书写春联,大多是买春联,均为印刷品。然而,印刷的春联虽精美,但总觉得缺少点年味,贴在门上的春联,从内容到书法显得呆板,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缺少芳香,缺少厚重,缺少滋润,更是缺少传统手写春联那种风格迥异,绚丽多姿,奔放潇洒,生动飘逸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民俗文化气息。由此可见,自制手写春联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当年,我也曾在春节从部队回老家探亲时,为乡亲们写过春联,并为此而感到自豪。每当细细品味那一副副色彩鲜艳、飘着墨香的春联和一句句精美丰富、耐人寻味的文字精品,常常令我着迷、陶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是给我带来了内心的愉悦和心灵的陶冶。

  又到一年春节时,农家自制手写春联的情景,在我心头翻滚,让我激情澎湃,是怀旧?不,是向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市民文化节
   第B12版:市民文化节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卡米耶
郑午昌与古镇钱门塘
难忘手写春联
温暖的冬诗
献岁如意
延年
反扒是我一生的事业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难忘手写春联 2014-01-18 2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