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崇明的食物,我选择“诚恳”。
是的,崇明的食物当得起这个词。
崇明的食物好吃,不是因为品种有多珍贵,而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阳光、雨露、空气、土壤都极其坦诚,对每一种生物都给予了毫无保留的关照。所以,这里的每一株植物,都按照它应有的品质极富诚意地生长。每一款食材,呈现的都是极其完整的食物的味道。
最爱的一道崇明蔬菜是青茄子炒毛豆。在新毛豆刚刚上市的季节去崇明,无论是去崇明人家里做客,还是去岛上旅游,好客的崇明人一定会端上这道菜。毛豆子绿如翡翠,一颗颗闪着晶莹的光,诱惑着你,又让你不忍下箸。去了皮的青茄子切成了丝,炒熟了,就毫无原则地软了下来,极其温柔地拥抱着毛豆。它似乎极爱毛豆,因为“爱”,所以宁可没有了自己的形状,只一心一意地烘托着毛豆,陪衬着毛豆,包容着毛豆。这种爱,比情人之爱更纯粹,更无私,堪比父母之爱。崇明人喜欢在这道菜里搁上几颗半大的虾干,于是,粉红色的虾干在青翠的茄子和毛豆之间若隐若现,它的鲜美也就在茄子和毛豆各自的鲜美之间若隐若现。虾干不能太多,多了喧宾夺主,也不能太少,少了风味略逊。吃这道菜最好的方法是用勺子舀起一勺,搁在米饭上,待汤汁略略把米粒浸润了,就可以把米饭和着菜一起吃。
那是怎样的一种味觉享受啊!瞬时间,一种极其奇妙的感觉会在舌尖上飞舞,“鲜”、“香”、“糯”、“软”,那种原材料中固有好品质次第纷呈,亲切地抚慰着你的舌尖、你的味蕾、你的喉咙、你的食道和你的胃,从来没有过的舒服、周到和熨帖,就像一个极其淳朴的崇明女人,事事细心地照顾你,让你身心舒泰。她对你好,不是因为她懂得待客的技巧,而是出于她本真的赤子之心,诚恳而自然,在她的内心深处,就是毫无目的地希望你开心,希望你快乐;她对你的好,心甘情愿,毫无保留,毫无机心,掏心掏肺。
这样一道家常菜,你会常常想念它,并且在回味中一遍遍地被它感动到想流泪。
这样的菜,当然也只有崇明本地的大米能配得上它。崇明岛上品质上佳的大米种类不少,我最爱的还是瀛丰五斗。没有考证过这个名字的出处,只是觉得听来古雅,配得上这样一款好米。有一年陪一位著名作家去崇明采访,中午在县公安局食堂就餐,老作家对大米饭赞不绝口,连说:“好吃,好吃,没有菜我都能吃得下三碗饭。”
那天早上,把新上市的瀛丰五斗大米和了水,煮粥。煮沸的时候,一股浓郁的米香在厨房里弥漫开来。在氤氲的水汽里,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新米刚刚收获的季节,一清早,我都会在大米的清香里醒来。母亲早早地烧好了粥,算好了时间,一碗碗盛好,凉在桌上,待我们吃时正好是最合适的温度。那粥,表面凝成了一层薄薄的膜,泛着绿莹莹的光;那米粒,一颗颗那样晶莹,那样饱满,充满了大米的处子芬芳。这是童年时新米的芬香,一种久违的味道,很多年都不曾闻到过。
时光流转,第一次,儿子居然也会在米香里醒来,他过来说:“妈,你煮什么东西,这么香?”
是啊,真的很香。一种完整的粮食之香,一种满含着阳光的芬芳,一种特定的土地上长出来的极其诚恳的米香。闻着香,吃着,更是齿颊留香。像我儿子这样的孩子,从小被各类重口味包围着,其实是很难真正体会到大米的自然之香的。能够让他闻香而起,瀛丰五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啦。
于是隔三岔五,我都会早早地起来煮粥,好让我亲爱的家人能够在米香中醒来。这样清香的早晨,会是愉悦的,安宁的;这样有营养的早晨,是能够滋养身心的;这样丰盈的早晨,也是让人值得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