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落户嘉定~~~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落户嘉定~~~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落户嘉定~~~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落户嘉定~~~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落户嘉定~~~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落户嘉定~~~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落户嘉定~~~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落户嘉定~~~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落户嘉定
政府为社团当好“服务生”
钟喆
  昨天,在嘉定区政府、嘉定区体育局的帮助下,社团性质的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正式成立,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联盟将用自己的力量推动更多2轮骑行族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早在2006年,7个外国人和1个中国人在沪组成了一支名叫飞毛腿(FHL)的车队,他们每月自发组织一场内部竞赛,从龙阳路骑到浦东机场,这就是上海业余自行车联赛的雏形。“当时,这些老外都是自己从国外带来自行车比赛,很炫、很酷。”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邹成是最早的参与者,他清楚记得,第一次组织的比赛,仅有50来人参加。

  2004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的自行车数量世界第一,但参加自行车运动的人数远远不及法国等欧美国家,注册运动员更是少得可怜。近些年,民间自行车赛移至安亭,参赛人数超过400人,并有专业车队报名参赛,梦想迫近。“2012年开始,赛事已经有成熟的赛制,准专业的赛事组织团队和赛事仲裁机构。”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苏良回忆,办民间自行车赛这些年,除了比赛越来越规范,而且还越来越有人情味。“一些骑游者在比赛中相识、相知、相恋。在一场比赛中,我们还见证了一位骑友求婚的过程。”还有一次,一位常常来给赛事做志愿者的老大爷生了重病,骑友们自发组织多次捐款,帮助老人战胜病魔。苏良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荷兰骑友在回国后重病不幸离世。“我们自发组织比赛悼念他,大家回忆这位外籍骑友在团队里的故事,并把这些故事告诉他的家人,让他们知道,这位骑友在上海的生活。荷兰骑友的家人听了十分感动。”

  赛事一天天成熟,如何把比赛办得更加正规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苏良和联盟成员结识了嘉定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双方一拍即合,准备为上海自行车发展和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做点事。“以前,我们会组织诸如太极拳、健身操、柔力球等比赛,参与者大多是老年人。”嘉定区体育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自行车联盟此前举办的比赛,各个年龄层次的市民自愿报名参加比赛,一次报名费有上百元。“像这样有人气,接地气的比赛,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出把力扶持。”

  上海自行车运动联盟发展中心建立后,嘉定区体育局将在场地、裁判员、协调政府部门等方面对联盟进行更多的帮助。“市场化办赛,政府助推,协会唱主角,赛事获得收益再用于群众性自行车运动发展、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培养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是件多赢的好事。”       本报记者 钟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索契冬奥会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25版:人才周刊
   第A26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A27版:人才周刊/移民热点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本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长会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梅西打破魔咒 巴萨攻陷曼城
骑上职业路 早圆环法梦
上海女篮客场不敌北京
上海男排豪取十七连胜
三月一起去骑行
政府为社团当好“服务生”
收视指南
体彩公告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18政府为社团当好“服务生” 2014-02-19 2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