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碑文的发现者诸葛佩圣是鲁墅村人,64岁,是诸葛亮第54世孙,现居常州。据他介绍,儒林镇共有8个村的村民姓诸葛,目前共有4000余人。诸葛佩圣研究祖上历史多年,搜集了大量有关家族先人的资料。今年1月底,诸葛佩圣返回老家时,无意间在村后一废弃民房外侧墙面发现隐隐出现“儒林”二字。他立即喊来村民,一起对墙面进行洗刷,结果发现墙面上有一块大型石碑,虽经风化磨损,但仍能辨认“道光十五年三月”、“皇清太学生例授儒林郎”等字样。
小村庄顿时轰动了。经村民同意,大家喊来吊车,将废弃民房拆毁取出石碑。经辨认,该石碑由汉白玉制成,长1.6米,宽0.8米,厚0.16米,前半部分字迹尚清晰,后半部分磨损较为严重。经过辨认,该碑系道光十五年(1835年)清政府任命诸葛沧为儒林郎时所制,距今已近180年。
诸葛沧是谁?诸葛佩圣向记者展示了金坛诸葛氏后人的家谱,上面显示,诸葛沧为诸葛亮第40世孙,家谱上也记载,诸葛沧曾任儒林郎。据诸葛佩圣介绍,三国蜀汉灭亡后,诸葛亮后人“誓不与司马氏”,因而颠沛流离,辗转东行。到公元847年,唐宣宗年间,诸葛亮26世孙诸葛翔为避兵乱,携家眷到丹阳定居,又经6世后,诸葛亮32世孙诸葛维贤因拒任元朝官职,举家搬迁至金坛长荡湖岸(现儒林镇),直至如今。诸葛佩圣表示,石碑的发现对于金坛诸葛氏后人身份是一个有力佐证。
“我们准备为这块石碑建一个碑廊。”诸葛佩圣说,该石碑属于全村人的共同财产,有必要对其好好保护。 (舒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