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徐阿婆还债记》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本报《徐阿婆还债记》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本报《徐阿婆还债记》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本报《徐阿婆还债记》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本报《徐阿婆还债记》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诚信是立身处事之本
本报《徐阿婆还债记》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江跃中 王俊莎
  本报讯 (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王俊莎)本报昨天一版刊登的《徐阿婆还债记》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与热议,广大市民盛赞徐阿婆诚信之举的同时,期待全社会人人讲诚信,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徐阿婆原住处所在的闸北区北站街道表示,将从生活等方面关心徐阿婆,并协助她寻找合适的房子租住。

  一声“阿姐”热泪盈眶

  今天上午10时20分许,魏阿婆提着水果冒雨上门看望徐兰英。徐兰英一时语塞,握着魏阿婆的手,热泪盈眶,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你来看我,实在让我太感动了!”

  曾经发誓“这辈子再也不愿见徐兰英”的魏阿婆,被徐兰英的还债行为打动。说起从前的好姐妹时光,两人脸上掠过一丝神采。还清这笔19年的债务,心结打开了,两人又重新谈笑风生。

  徐兰英动情地叫魏阿婆:“阿姐!”听说魏阿婆身体也不好,她再三叮嘱“阿姐”注意休息锻炼,保重身体,她还让“阿姐”留下联系电话,准备今后经常去看望她。“阿姐”也让徐兰英按时吃药,养好身体。

  帮徐阿婆找安稳住所

  “我们看了报道后非常感动,徐阿婆如此讲诚信,值得大家都来帮助她。”徐阿婆原住处所在的闸北区北站街道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将与徐阿婆取得联系,了解情况,让她有一个安稳的住所。

  街道一位负责人说:“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街道将通过座谈会、演讲会、评报活动和社区报等,宣扬徐阿婆不畏千辛万苦讲诚信的精神,讨论新形势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引导居民以讲诚信为荣,以崇尚美德为荣。”

  把故事带到全国两会 

  这几天,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侨办副主任蔡建国正在写提案,读了本报昨天的报道后,他决定增加一件讲诚信内容的提案,提交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徐阿婆还债的故事既生动又感人,我要把这个故事带到北京,在全国两会上讲述,并和其他政协委员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促使全社会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造就良好的诚信环境,建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诚信体系,努力建设诚信社会。”

  蔡建国说,他已写好一件有关杜绝地铁逃票现象的提案,“逃票就是不讲诚信,就要受到谴责和惩罚。建立正常的、良好的、诚信的生产生活秩序,需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大家都来学习徐阿婆,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建诚信社区路还很长

  “‘诚’是真实无妄,‘信’是遵守诺言。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基础的良好公民道德风尚。”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的闸北区临汾路街道文明办主任陈黛静,谈到徐阿婆还债的故事时认为,讲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徐阿婆仿佛是一面镜子,很多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在镜子面前照出了“原形”。

  她介绍说,这些年来,街道努力建设文明社区、诚信社区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讲诚信的事情仍然存在。“建立诚信社区的路还很长,我们文明办打算利用徐阿婆还债这个故事,组织社区开展讲诚信的讨论等活动,让大家不仅知道诚信的重要性,明白不能把讲诚信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到实际行动中。

  依靠法律规范和惩戒

  闸北区政协常委、上海光明律师事务所主任俞建国办理的案子中,涉及“不诚信”的占了一定的比例。“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将道德规范、承诺信誉、合约法律置之度外,造成信用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扰乱生活秩序。”

  俞建国指出,徐阿婆信守承诺还债,树立了诚实守信的好榜样。但治理诚信缺失,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要靠德治,更要靠法治;德法并重,才能相得益彰。“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以法治作为道德的他律,是维系诚信、践行诚信的重要保障。道德的教育是培养诚信的重要途径,法律的规范和惩戒同样是培养诚信的重要途径,是养成人们诚实守信的催生剂和助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索契冬奥会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25版:人才周刊
   第A26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A27版:人才周刊/移民热点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本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长会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失独家庭最期盼“生育援助”
“双独夫妻”再生育比例未走高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出台
整治临牌车
诚信是立身处事之本
新民晚报要闻A04诚信是立身处事之本 2014-02-19 2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