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到,平装的“十万”套书全套还是18个分册,内容与品质和先前已经出版的精装本完全一致,只是封面等装帧样式做了改变,分量要轻了很多。
为了满足读者对不同分卷的需求,此次,少儿社还将基础卷、专题卷、热点卷分别组套销售。每个分卷有6个分册,精装彩色印刷,为喜欢不同学科方向的读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经典校园版“十万”由四个分册组成,精选了最贴近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定价只有100元。
社长周晴表示,三个系列的“十万”新品加上已出版的精装版,四个系列以不同的目标定位、不同的价格层级和不同的内容体现,希望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兴趣和不同消费水平的读者的需求。
作为唯一一位参与第一版到第六版“十万”编写的作家,叶永烈深情回忆往昔,和与会人士分享了他与“十万”的不解之缘。叶永烈还提到《十万个为什么》与《新民晚报》之缘———第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在1961年6月1日上市销售,第一篇给《十万个为什么》以高度评价的是一篇署名“言微”、题目叫《和孩子们一起学点<为什么>》的书评,发表在6月4日的《新民晚报》上。叶永烈后来知道,“言微”是《新民晚报》总编辑束纫秋(1919-2009)的笔名。此后,全国各地的报纸开始选载《十万个为什么》。本报记者 乐梦融
相关链接
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第6版《十万个为什么》历时5年完成。该书集结最权威的编撰阵容,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院士担任总主编,2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顶级科学家担任分册主编,115位两院院士组成阵容强大的编委会。来自全球各个学科的700余位最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参与了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