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导致股市下跌
本周一,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沪深股市大幅下跌,其中,上证指数报收1999.06点,下跌58.85点,跌幅达到2.86%,上证指数再次跌破2000点大关,回到“1”时代。周三,上证指数盘中更是创下1974.38点的今年新低。
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跌破2000点大关,今年1月20日,上证指数就跌破2000点,报收1991.25点,但是,第二天就回升到2000点之上,截至昨天,本周2次收盘跌破2000点,如此频繁地回到“1”时代,让投资者越来越失去信心。
应该说多重因素导致了本周股市的下跌,一方面,今年以来PMI、PPI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经济依然较为疲软,另一方面,上周超日债利息违约加大了投资者对风险担忧。国泰君安认为,可能出现第三次钱荒,与前两次钱荒分别由银行缺钱、债券市场缺钱不同的是,第三次钱荒可能由信用风险认识急剧提升导致,形成企业缺钱的局面。
最近铜等大宗商品也出现大幅下跌,显示市场预期正在恶化,这些风险因素使得股市也出现加速下跌。
“1”时代时间都很短
市场波动总是难免的,证监会主席肖钢本周在两会的记者会上说:“谈到股市的波动,不光是新兴市场国家,即使是在发达国家,股市的波动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
最近一年多来,上证指数数次回到“1”时代,包括2012年12月份、2013年6月和7月、今年1月与本周,但总体上时间都不长,上证指数依然处于箱体震荡的格局,而且上下幅度越来越小。
从高点看,2012年上证指数的高点在2400点左右,2013年高点下降到2200点,今年目前最高只有2177点。高点下移的同时,低点基本平稳,2013年最低点虽然到过1849.65点,但是,从月收盘看,两个最低点几乎一致,分别是2012年11月收盘的1980.12点和2013年6月收盘的1979.21点,就是说,低点基本上在1980点左右。
从季度K线看,目前季度收盘最低是2013年二季度收盘的1979.21点,也是最近5年里最低点,本月底是今年一季度收盘时间,剩下的2周时间不知道上证指数会报收在什么位置,能不能与去年二季度K线形成一个双底还需要观察。
但是,从一年多里上证指数在2000点之下时间总是较短的事实来说,本次“1”时代时间恐怕也不会很长,昨天上证指数上涨21点,回升到2019.11点,2000点之下市场总是有很强的抵抗力,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让市场长时间回到“1”时代。
深化改革会激活市场
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尽管宏观经济面还比较疲软,但是,沪市目前极低的10倍市盈率使得股市下跌空间有限,特别是对上证指数影响最大的银行股估值很低,而目前银行股的市盈率只有5倍,大部分都跌破了净资产价格,要大幅下跌实在很困难。
同时,A股市场的改革还在深化,这方面还大有文章,比如,对外开放方面,肖钢说:今年对外开放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扩大QFII和RQFII的投资,QFII现在占市值的比例还很低,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证监会也在会同有关部门明确QFII的税收政策等问题,所以我相信今年会在进一步扩大QFII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第二,我们要按照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这样的模式,来研究我们的机构对外开放的问题。我们正在进行一些双边的贸易和投资的谈判,我们将积极努力推进这些谈判,在引进外资的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方面取得进展。第三,我们要认真地进一步落实与港澳台的合作。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有CEPA补充协议十、ECFA等,在这方面我们和境外市场的合作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和港澳台合作方面还是有一些特殊优惠的政策措施,今年要进一步落实好。
另外,上海主板市场上的T+0、优先股等措施都在考虑中,相信随着这些措施逐步到位,主板市场也会逐渐激活,当然,正如肖钢所说,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掌握好或者说统筹平衡好改革的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
不管怎样,目前没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股市大幅下跌,所以,相信“1”时代时间不会很长。同时,从上证指数走势看,盘整幅度越来越小,说明市场逐渐进入临界点,就像一个弹簧,越压越扁的时候,未来的弹力会越大,一旦有根导火线,市场就会发生转折。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