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门前就像一幕幕现场直播的情景剧。一年365天,产房内的人气天天旺。产房里外是人生体验的两重天。年轻的准妈妈挺着高高隆起的大肚走进产房的门时,个个都显得紧张、恐惧……有的是强忍着一阵阵的腹痛,有的在嚷嚷“腰酸死了”。如果碰巧能看到一个笑嘻嘻大步走进产房门的孕妇,那么可以肯定,这位孕妇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
当孕妇的亲属:丈夫、母亲、父亲、婆婆等把孕妇送进产房门后,一般都会松一口气,忙着寻找走廊中的座位,然后满脸喜气地静候佳音。相互打探,是亲属们要做的第一个功课。“你们进去了多长时间?”“里面有东西吃吗,食物和水要送进去吗?”“听说宫口开了三指后,家属可以进去一人陪同生产,你们家派谁去?”“宝宝的性别你们知道吗?”以上的这几个问题是产房门前人人都想要知晓的热门话题。
产房的门常常是紧闭着的,但凡遇到门开时,一群人立刻就会蜂拥堵在门口听消息。这时助产士往往会分别传令几件事:“某某家属在吗?你们陪生可以进去了。”亲眼目睹亲属生产的全过程,这需要一定的勇气。一位刚当上外婆的上海阿姨说,她的女婿一点都没用,抢着去为媳妇生产助力,结果一看到血就吓得晕过去了,非但不给力,还添乱,结果还麻烦好几个医务人员把他给抬出来。一位江西来沪的母亲对别人说,她女儿特懂事,一听说陪生要自付数百元,就主动放弃,说生孩子是靠自己的力量,不必花了钱还多让一个人在旁边看着受罪。后来听说,就这位复旦毕业的江西籍新妈妈在产房里的表现不一般,她特别坚强。
产房外来来往往的亲属们都在为自己的亲人祈祷,希望自家的产妇早一点顺利生产,希望新生儿是个健康高分的孩子,当然还有的很在乎孩子的性别。一位30岁左右的上海籍男士说,“我希望生个女儿,将来负担和压力都轻一点。可双方老人都希望我生个儿子,老人重男轻女。”这时,他母亲兴奋地传达最新行情:“今天出生的5个都是男孩,看来这一批都会是男孩了。”正说着,产房门开了,助产士正巧宣布他家的媳妇生好了,是个女孩,体重7斤。陪生的岳母也出来了,笑着说:“小毛头很漂亮,10分,最高分。反正可以生二胎啦,头胎还是小姑娘好。”
这边高高兴兴送产妇进病房,那边来了10多位风尘仆仆背着背包,拉着行李箱的外乡人。在产房门前已等候5个多小时的山东老太太马上高兴地大声打招呼,那是她的两个孙子全家。此刻呆在产房内待产的是老太太的宝贝孙女。79岁的山东沂蒙山区老太太说,她孙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孙女婿是老乡加同学,在一家著名的外企工作,两人晚婚晚育,33岁时才怀上孩子,两大家族都当成头等大事。婆婆、公公、小叔、小姑早半个月就从山东农村赶来上海。山东老奶奶代表产妇的娘家人负责坐镇指挥。今天,产妇的姐姐、哥哥、嫂子单位请了假,几大家子特地从山东、南京等地赶过来助产。亲戚们从火车站出来直奔医院产房。庞大的迎新团成了产房门前一道风景线,格外招人眼球。山东老太太特别自豪。她说,我有5个孙子,但孙女独一个。孙辈中我最喜欢她,她也最有出息,如今她是名牌大学的老师,孩子也在上海名牌医院里生。当有人问她十五六位亲戚晚上怎么安排时,准爸爸发话了。他告知,我们在上海买了新房,晚上铺几个地铺全解决了。接着他满脸虔诚地拍着老奶奶背说:“奶奶是我们家的功臣。她支援我们买房,这次我们生孩子,她又是冲在第一线,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好几位听众都夸奖“太奶奶伟大!”,满脸褶子的老太太笑成一朵花,她得意地表白:“俺就是把孙女看得比谁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