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冠以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头衔,张元的电影之路向来独树一帜。近来,他出人意料地以歌剧导演身份亮相申城。影像之外,亦展才华。趁此之机,《新尚》独家对话张元。
不惧与张艺谋比较
说起中国第六代导演,我们习惯把他们和先锋、叛逆、批判现实这些词联系在一起。张元留给公众的印象即是如此,这位电影人近期现身上海,身份是大型歌剧《图兰朵》的联合导演,让人颇感意外。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歌剧界顶级导演尤里·亚历山德罗夫(Yuri Alexandrov)、上海歌剧院院长魏松等齐齐亮相。置身一众歌剧界巨匠之中,张元明显少了往日特立独行的作风,似乎有意将自己置于“配角”的位置,谈得最多的是如何用视觉元素“辅助”大师们,共同呈现这部辉煌的艺术巨作。即将于4月29日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演的《图兰朵》,卖点之一便是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而在张元看来,不论将视觉美学打造得多么极致,歌剧演员的演唱仍是整场演出的核心,“这次参演的都是当今歌剧界的顶尖演员,他们用充满表现力和震撼力的声音去描述故事、刻画人物、渲染情境。在某种程度上,我只需要提供灯光、布景,营造整个气氛供他们做出最精彩的表演,这就够了。”
从作曲家普契尼创作《图兰朵》至今,这部歌剧在世界范围内有过无数演出版本,张艺谋就曾在1998年和2009年两度执导《图兰朵》。有张艺谋气势磅礴的版本在前,此番跨界操刀大型歌剧,被拿来做比较也在所难免。张元是否压力甚大?对于这个意料之中的问题,他说自己并不觉得会有什么压力,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独立电影人”式的回答,“我始终想强调一点,艺术和体育竞赛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为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宇宙、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视觉。”首次执导规模如此庞大的歌剧,张元显得底气十足,“有这么多大师级的人物参与,对我来说,很容易把这部经典的剧打造得很有趣、很有看点。”张元透露,这次的舞台风格虽宏大,但同样会凸显细节的东西,描绘出宏大又尽细微至的感官体验。
做不受拘束的艺术家
在海外电影节上斩获过各类奖项,其中就包括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曾经的张元却始终与大众认可保持着一定距离。作品叫好不叫座亦是不少文艺影片导演都会经历的情况,“大众审美有时候会和艺术家不同步,会迟到。但要相信大众对于美和艺术的追求是不会停息的。”张元形容自己是实践艺术的手工艺人,所关注和追求的也仅是艺术,并不会被商业因素所困扰,“如果都屈从于大众,那还要我们这些艺术家做什么?”再看张元这两年的动态,无论是今年首执歌剧导筒,还是此前在网络微电影领域试水且取得不错反响,都有些向“主流市场”靠拢的意味。谈及此,张元抛给我们一个略具文艺情怀的观点,“做艺术家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为自己和别人的精神世界带来各种自由的想象,所以该有什么约束呢?我今天能做歌剧、明天可以拍短片,都是因为艺术带来的自由感。”
从拍摄中国第一部独立电影至今,张元的电影之路可谓先锋且突破,镜头关注的通常是社会边缘人群以及禁忌话题,因而被贴上过“小众导演”、“地下导演”这类的标签。“那些所谓的先锋或是小众,都是别人给你的定义,很片面。”张元甚至会排斥别人在介绍他时使用“第六代导演”这个称呼,“有时候我挺讨厌别人为你加上这样或那样的称呼,像是一个限制。” 采访过程中,张元多次提到,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很难用三言两语去叙述自己的风格。透过作品,是导演与观众最好的交流。对于自己,张元用简单的一句概括,“我一直都是那个艺术家。”